小时候读三国,特别不喜欢曹魏,总感觉曹操阴险奸诈,司马懿老谋深算,没一个好人。看到三国鼎立之势已成之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一次次主动进攻,把司马懿弄得灰头土脸,总会觉得无比爽快,酣畅淋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大后,不再迷恋于《三国演义》,阅读了专业的历史书籍和论文后,才发现,罗贯中原来少说了这么多话,看起来面积差不了太多的三个国家,实力差距居然这么明显。

据统计数据显示,魏国共66万户,443万人;吴国52.3万户,230万人;蜀国28万户,94万人。魏国人口两倍于吴国,是蜀国的5倍。至于军事力量,汇集各方资料可知,魏国的军队保守估计也4倍于蜀国,两个国家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可是弱小的蜀国为什么要一次次挑衅强大的曹魏呢?纵观三国的后半段历史,蜀国不是在攻打魏国,就是在攻打魏国的路上,而魏国只敢被动防御,司马懿就像个受气包一样,任人宰割。与此同时,吴国也没闲着,动不动就要在长江边上挑点事,撩拨一下魏国敏感的神经,光史书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五次之多。

有人说是是魏国不屑于跟蜀国一般见识。可是武都、阴平都丢了,王朗都被人骂死了。还是不见有任何反应,不要面子就算了,里子都不要了么?这个解释显然站不住脚。

也有人说诸葛亮明白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一直出击让魏疲于奔命,才能保证国内安全。这个就更扯了,完全是不懂历史的说法。蜀国占据益州之地,拥有天下第一险关剑门关,还有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天险,只要不内讧,外敌根本就进不来。中国历史上,关中、巴蜀是最容易搞地方割据的,身为大军事战略家的诸葛亮,怎么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直到读完二战史,看过英国在二战中的窘迫,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当初司马懿的尴尬,诸葛亮的高明。

英国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号称日不落帝国。全球都有他的殖民地,在二战前,一直都是世界霸主。然而看看二战中的表现,实在是一言难尽。

先是被德国欺负,要不是希特勒大脑短路在敦刻尔克放了英法联军一马,本土能不能守住都不好说,后来还被日本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缅甸战场打的一团糟,竟然还要靠中国派出远征军去解围。是英国弱么?稍有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想,最大的地盘,最多的人口,深厚的技术积淀,这都是英国作为世界霸主的本钱,可是坏也坏在了这个上面。

地方大,人口多,也就意味着需要管理的地方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哪块殖民地舍得丢啊,那可都是宝。每个地方都要派兵驻守,处处防守,再多的兵力也都被稀释了。

而且殖民地毕竟不是本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连模范殖民地印度还有个甘地叔叔时不时出来闹腾几下,其他的地方更不用说了。所以英国真正能派驻到正面战场上的军队其实也很有限,实力大打折扣,被德国日本打的满头包也就不难理解了。

家大业大拖累就大,二战后英国也进行了反思,开始逐步执行本土策略,放弃殖民地,其实就是看到了其中的弊病。

说到这里是不是很熟悉,在二战最危险的关头,大家对抗日胜利失去信心之际,伟人就曾做过一个论断:日本必败,他占领的地方越大,兵力就越分散,迟早有一天会被拖死。这就是著名的论持久战,多年后我们才知道,这是个多么有远见的战略眼光。

放到三国时期,英国不就是那个“强大的”魏国么。仔细看看三国地图,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三个国家中,东吴东南全是海,完全不用管,西边接壤的还是蜀国,在联合抗魏的大环境下,两国是友好邻邦,也不需要重兵驻防。

再看蜀国,七擒孟获后,西南那些半开化的蛮人早就被诸葛丞相收拾的服服帖帖,只有北边那一段同魏接壤的边境需要重点照顾。最关键的是,巴蜀的地形决定了它易守难攻,不想打只需要撤回来门一关就完了,完全没有防守压力。

最后我们来看看强大的曹魏,可怜的魏国东南西北全是国境线,四面受敌。南边的吴蜀两国就不说了,别忘了还有北面漫长的边境。

地处中原的农耕文明最怕的是什么,当然就是以游牧为主的草原文明。中国的历史就是一段同北方草原民族的战争史。中原的大一统王朝,无一例外是灭于北方民族之手。历朝历代,游牧民族都是史书中的重点角色,为何在三国这段时期忽然销声匿迹了呢?

自然不可能是“从良”了,唯一的解释就是魏国抵挡住了草原民族的威胁,将其牢牢拒在国门之外。而这是需要庞大的兵力才可以实现的。在三足鼎立时期,魏国的最大威胁从来都不是吴蜀两国,而是不显山露水的北方游牧民族。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为何诸葛亮有恃无恐,吃定了魏国不敢反击,一次又一次的发起进攻,同时也不难解释为何司马懿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了。

后世之人都说司马懿能忍,其实他是不得不忍,他所能做的只能是耗下去,等着对手自己崩溃。

司马懿也确实成功了,他耗死了诸葛丞相等来了后主;蜀卒!

耗死了孙权陆逊喜迎孙皓,吴卒!

最终,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实在我看来,学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指导我们的行动。从三国我们能学到很多。

不管你是商界奇才,还是政坛新星,在自己的领域都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更不要轻易跨界。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摊子大则面对的敌人更多,竞争更激烈,迟早有一天会尾大不掉,自己把自己耗死。

你看那些刚赚一桶金就四处融资着急上市的,那些能力不足却钻营打洞拼命升官的,最后有几个能有好结果。

所以说,人那,找准自己的领域专心发展,苦练内功才是正道。

不然,为什么那么多武林高手,却都打不过扫地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