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二年,距今约有963年的时间,当时的北宋朝廷举办了一场科考,这场科考也算是两宋最有趣最重要的一场。那一场的主考官是对北宋文坛有极大影响的欧阳修以及梅尧臣,这两位的文学造诣都是可圈可点,在文坛的地位也毋庸置疑。而这一年的考生也是堪称“龙争虎斗”,其中有3人再后来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们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还有两位则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分别是程颢、张载。这样的一场科考含金量自然是不必多说,不过科举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这5位在宋代文坛赫赫有名的大文豪都未能登顶状元宝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场的高手云集考试,却因为两位主考官的误会出现了不小的岔子。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欧阳修错判一事,很多人或许都知道,就是发生在此次科考。据资料记载,欧阳修在拿到苏轼的文章之后惊为天人,觉得此文章的写者能力出众,思想卓越,但他却将这篇文章和自己爱徒曾巩联系到一起,觉得这是曾巩所写,倘若自己将“曾巩”的文章判为第一名难免有失公允。

因此,为了避嫌,欧阳修没有将第一的头衔给苏轼的这篇文章。后来知晓实情的欧阳修也为此深感羞愧,还专门找到苏轼表示歉意。好在,苏轼虽然没有获得会试的第一名,但仍然顺利进入殿试。这一环节,一众通过会试的学子需要接受皇帝的亲自考核,状元也正是在殿试上选出的。熟悉苏轼文采的人或许会想当然地认为他是状元的不二人选,最起码也应该是5位大文豪之一,但历史上这一届的状元却是一个叫做章衡的福建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叫做章衡的学子究竟在殿试上展现了什么,居然能让皇帝弃苏轼于不顾,选择他作为当年的状元?作为力压苏轼、苏辙、曾巩等才子登上状元宝座的章衡,在文坛上留下的作品并不多,可查询的只有一首《送程给事知越州》。作为一首离别诗,从名字里我们就已经能够了解这首诗大概的内容。在该诗中,章衡祝贺对方新官上任,令十州百姓欢欣鼓舞,也希望友人在新地方能一展宏图。

纵览整首诗,格律和粘对都是极为工整,诗中所用的经典也非常适合,可以看出章衡是有丰富的文学底蕴的。不过,若将苏轼的诗词与其作比较,章衡还是差了点意思,就算与苏轼之下的曾巩、程颢相比也是大有差距的。因此,不少人都猜测章衡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年的冠军,或是考场上有超常的表现,又或是他表达的思想符合当时皇帝的喜好。

在写诗做文章上,章衡或许比不上苏轼这样的“天才”,但是这位状元却备受苏轼尊敬。苏轼更毫不吝啬地评价章衡“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有有什么故事呢?历史上对章衡的记载其实并不多,由此可见章衡并不是出生名门望族。1057年荣登状元后,他就一直在各州做官,在治理地方政务上很有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曾在杭州任知州,遇西湖严重淤积,便写信求助章衡。章衡也大方分享,总结自己修建河堤的经验,给了苏轼很好的治理建议,也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苏轼才建起了苏堤。综合来看,章衡或许不是一个好的文学家,但是确实一个很好的政治家,也难怪他能力压5大文豪成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