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人们常说:“接受是一种勇气,改变是一种智慧。”如今面对变局,不论是中国还是德国,都果断选择了后者。

1.101次熔断:私有化前的疯狂?

2020年,注定是魔幻的一年。

在见识过美股史上4次熔断之后,中概股在美东时间6月10日经历了“疯狂一夜”。据腾讯财经统计,稳盛金融、房多多、嘉银金科、金融界等多只中概股盘中累计触发了101次熔断,部分中概股的成交量激增几十倍。

其中,多次向上熔断的嘉银金科涨幅一度达到近1000%,换手率也达到100%;而前一天出现14次熔断、暴涨394.85%的房多多收盘却下跌了6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美东时间6月16日收盘,多只中概股股价创下新高。拼多多、有道、哔哩哔哩和京东股价均创盘中和收盘历史新高,拼多多总市值还在盘中一度突破千亿美元。

要知道,在上个月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之后,当时中概股受此影响,还下跌了一波。有迹象表明,中概股正准备集体“搬家”,从美股迁回港股或A股。

不过,对于周三中概股的疯狂行情,我们不禁要问一声:为什么?

分析认为,除了散户非理性投资、美股走势偏暖令中概股受益及中概股流通盘不大等常见因素之外,最主要的是因素应该是,在私有化退市预期下,中概股的估值预期将提高,这才吸引了一批短期炒作的资金。

所谓的私有化退市,指的是控股股东将小股东手中的股份全数买回,之后撤销公司上市资格,并将其变为大股东的私人公司。

对于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来说,私有化退市并不新鲜。

2.阿里巴巴拉开中概股回归潮序幕

私有化退市平时似乎并不常见,然而,在过去10年中,中概股至少出现过2次集体退市的情况。

第一次发生在2011年。据每经新闻报道,受到以嘉汉林业为代表的“造假门”的拖累,美国市场开始对中企持续高增长的潜力产生质疑。因此,中概股出现了凶猛的退市潮。RothCapital Partners统计的数据显示,2011年从美国交易所退市的中概股总市值,远远高于同期的IPO规模。

第二次发生在2015年到2016年中旬。数据显示,这一时期累计有38家中概股完成了私有化,意味着当时高达近20%的中概股完成退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中概股再次出现“回归故里”的迹象,这很可能形成近10年来中概股第三波集体退市潮。由此看来,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频率其实是非常高的。

对于中企来说,为什么美国股市“不香了”呢?这可能有以下3大因素:

(1)中概股在美估值不高。无论是2015年的退市潮还是近期的中概股回归,估值过低均为其核心原因。以游戏行业为例,A股游戏公司中青宝、掌趣科技等的市盈率均为60倍左右,而今年4月完成私有化的畅游,市值长期被低估,退市前的市盈率大概只有4倍左右。

(2)本土偏好效应。携程前CFO、百度资本前管理合伙人武文洁曾表示,研究显示,很多市场都会表现出本土偏好效应,即在本土上市的企业相对会获得更为合理的估值。因此,对于在美受低估的中概股来说,回归可能更有利于其发展。

(3)中国顶层设计改革。自2019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加速改革,例如推行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等,同时港股市场也在进行相应调整。在受到美国排挤之际,中国市场营造更好的环境也解决了中概股回归的“后顾之忧”。

有分析认为,其实这一轮中概股回归的序幕早已被巨头阿里巴巴拉开。早在去年11月,阿里巴巴已经完成了在香港的二次上市,此举非但体现了该企业的远见卓识,而且还有望带领一批中企巨头回归。百度CEO李彦宏近期也曾表示,该公司正在考虑在港二次上市的可能性。

3.美股关上大门后患无穷

有人可能会问,中概股集体退市,对中国难道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吗?

可能真的没有。

如上所述,长期以来中概股在美股的估值都比较低,这将不利于其业务发展。回归之后,中企在本土市场有望得到更合理的估值,这显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另外,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新浪、搜狐等全球瞩目的大公司此前纷纷赴美上市,导致国人难以分享其业绩增长的红利,如果这些企业纷纷回国上市,这一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除此之外,此举还有望将看好这些中企的外资吸引到中国,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也是一大潜在的利好。因此,就算中概股回归存在负面影响,那也是瑕不掩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反,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概股集体退市对美国来说可能会后患无穷。

一方面,此举将导致美国投资者无法轻易享受到中企发展的红利。而如上所说,随着这些企业回归,外资为了继续享受其带来的丰厚回报,很可能会跟随这些企业流向中国。另外,此举还可能导致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中企不再“远赴重洋”到美国上市。外媒近期指出,部分中企已经暂时搁置其在美上市的计划,这可能会可能也将损害美国投行的业务。

另一方面,此举还释放出一个重大信号,即作为全球最大和最流通的市场,美股市场正在对世界关上大门。长期以来,由于华尔街拥有资本定价权,美股投资者得以“收割”全球优质公司的发展红利。然而,如果美股市场滥用其权力,那么不只中企会被“劝退”,而且其他国家对此也将看在眼里。就像全球去美元化行动一样,一旦其他国家察觉到这种威胁,美股市场可能将无力回天。

4.德国求变:加速去美国化?

“中国的经济体量、未来的增长前景、与全球经济的融合,以及人民币加快国际化的努力,都有利于人民币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片来源 | 子图网)

在近期发表的《中国与美元的未来》一书中,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感慨道,中国的人民币是迄今最有可能取代美元的货币。

与滥用美元霸权的结果一样,美国滥用其权力来排挤他国企业,很可能会导致其他国家开启“去美国化”行动,而德国很可能会成为此次行动的先锋。

当地时间5月2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态称,与中国保持合作对欧盟来说具有重大战略利益。请注意,虽然包括德国在内,欧美国家经常改口,但是这一次德国是认真的。

何以见得呢?

近期,美国决定邀请俄罗斯、印度、韩国和澳大利亚加入今年的G7会议。然而,5月30日默克尔却以疫情为由拒绝参加这一会议。所有人的心里都明白,美国邀请其他4国加入,就是想孤立别的国家,而德国却拒绝参与,就是为了表明其立场。

那么,德国准备带领欧盟加强同中国的合作,背后究竟有何考量呢?

其一,德国此举可能是为了加速“去美国化”。同样是在今年5月,德国慕尼黑宣布抛弃美国微软的Windows系统,转而拥抱Linux。微软此前曾停止华为使用Windows系统,这可能给德国带来“阴影”。如今,美国还准备通过股市来对中企采取行动,这可能更加坚定了德国“去美国化”的决心。要知道,德国可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难保日后不会成为美国的“目标”,德国如果率先“去美国化”,日后美国对该国经济的威胁则有望降低。

其二,欧盟现状让德国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近2年来,欧盟经济在美国搅乱全球贸易秩序之后变得愈加疲软,加上疫情的重创,欧盟目前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威胁。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欧盟不再发挥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经常“拖后腿”。只有找到令欧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才有可能避免欧盟崩溃,而这显然是奉行“单边主义”的美国给不了的。

其三,中国的经济前景和经济潜力令德国看到希望。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的经济已经陷入停滞,而中国率先复工则让德国感到乐观。今年5月21日,德国《商报》就曾表示,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再次成为德国车企的拯救者。不止车企,最近4年中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德国联邦外媒与投资署署长Jürgen Friedrich表示,这体现了中国市场对德国的重要性。

由此看来,对于德国及欧盟来说,与其协助可能成为“后患”的美国巩固其霸权,与经济更具有潜力、更愿意对外开放与合作的中国联手,方为上策。

拿破仑曾说,荣耀转瞬即逝,平凡才是永恒然而,美国却不甘于平凡,反而通过滥用霸权来长久维持其“荣耀”。在实力不再允许的情况下,尽管美国煞费苦心,最终却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