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年12月5日,莫斯科的苏军部队发动了强大的反击攻势,旨在将德军彻底驱离现有区域。德军被打的措手不及,一溃千里不说,军队高层还发生了大地震。希特勒无法忍受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要求撤退的说法,干脆一脚将其踢开后,自任德国陆军总司令。然后他就掷下严令不准德军后退半步,要求德军和苏军血战到底。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希特勒还撤掉了包括古德里安在内的四十余名将帅。那么希特勒的这个做法是对是错,又将给德军带来何种影响呢?

一、希特勒的举措

事实上,在1941年12月5日,苏军刚开始反攻的时候,德军就已经陷入了慌乱之中。前线的将军们都没有做好遭到苏军逆袭的准备。毕竟在这之前,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官、陆军元帅冯·博克还誓言旦旦的表示"必要时将投入最后一个营决定胜负"(这是个典故,指的是在1914马恩河战役中,德军的华伦施道夫元帅由于害怕自己的部队被法军击败,而没有全部派出自己的战术预备队)。也因此,当他们遭到苏军的骤然逆袭时,顷刻就陷入了慌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一系列打击下,错误的判定苏军实力远超于他们两倍以上,所以各级将领都开始主张撤退,或是在苏军的攻击下动摇而撤退,整个战线变得摇摇欲坠。而身在柏林的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更是下了一个昏招,他在12月19日命令部队全线开始撤退。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命令来的非常不适时宜,因为现在苏军和德军已经在莫斯科一带杀成了一锅粥,如果贸然让部队大踏步的后退,那么部队很可能会把撤退演变为溃退。

这一命令造成了许多不可接受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希特勒在1941年12月8日下达的《第39号训令》成了废纸。希特勒在这道命令里准许了部队进行有秩序的撤退,强调部队应该撤往更有利于防守的位置,并且坚定的进行防御作战,而不是一股脑的向后撤退。这道命令本身是正确的,因为它指出了德军的眼下最大的危机——部队极力的躲避苏军的攻击,却发现身后所到之处没有任何的预设阵地,这样的结果自然是部队将在撤退中被苏军击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勃劳希契的这道命令则直接破坏了局面,因为这道命令是在鼓励部队撤退。德军一鼓作气的后撤出了70英里。这意味着部队要在冰天雪地里进行行军不说,而且还造成了部队的士气进一步崩溃。大批的作战物资和伤员被抛弃,很多士兵甚至把自己的步枪都丢了。愤怒的希特勒无法忍受勃劳希契的阳奉阴违,直接将勃劳希契撤了职,然后自己担任陆军总司令。而同样主张撤退的冯·博克和古德里安等四十余名将领,也一并被他撤了职。同时希特勒掷下严令,不准德军后撤一步,必须严格遵守他的命令。

二、短期的好处

如果从短期来看,希特勒的这个举动是正确。因为此时德军的士气和组织度已经彻底崩溃,如果不能采取一个强有力的措施的话,那么德军很快就可能陷入毁灭的厄运之中。请注意,苏军的反攻十分强大,正面战线的宽度达600英里,投入的集团军不下十六个,兵力和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相当,且靠近自己的补给线。苏军反攻的方式也非是正面进攻,而是一次钳形攻势。如果德军继续这种惊慌失措的态势,那么他们必然会无法抵抗苏军从两翼发起的进攻,并最终被苏军切断交通线和补给线,最后被苏军合围歼灭。

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线因为之前是进攻方,希望合围并切断莫斯科的外围交通线,所以整个集团军群的战线就形成了弧形。在进攻时这固然是有效的,但是遭到进攻的话就会陷入一场灾难。因为部队被分布的十分严重,一旦遭到凶猛进攻的话,很容易就会陷入慌乱之中。而之前的战役里,中央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已经被消耗的所剩无几,想要制止苏军的进攻就会显得十分艰难。再加上因为冬季降温的影响,德军的技术装备大多失灵,所以部队也就更容易陷入慌乱之中。

而希特勒的命令虽然是不准后撤,但其实希特勒也清楚,部队的坚守是有极限的。尤其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想让部队持久的钉在那些被孤立的阵地上明显是不现实的。可现实情况是德军的后方也没有可供防御的预设阵地,这样一来撤退本身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希特勒的命令也就可以解读为"部队必须在有组织的抵抗后,于后方有预设阵地和掩护部队后,有秩序的进行撤退,而非无秩序的进行撤退。"而为了加强命令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希特勒必须采取一些强硬手段来完成这一切,比如撤除那些主张撤退的将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做法本身是有价值的,它避免了德军在仓促的撤退中,失去过多的力量,并且被苏军歼灭于旷野之上。而德军士兵在横下心死守那些孤立的阵地时,本身就对苏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为苏军本身的实力其实并没有超过德军,一旦遇到德军顽强的抵抗,他们就会陷入一番苦战才能得手,有时甚至是需要被迫绕过这些防御孤点。这就等于在苏军背后扎下了钉子,无论苏军是打算对此视而不见,还是让后续部队拔掉这些钉子,都会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由此一来,德军也就有机会完成重组和反击。

三、长期的损害

同时我们必须确认一点,希特勒这一做法虽然保证了德军不重蹈拿破仑的覆辙,可反过来也彻底破坏了德国的军事指挥体系。德国的宣传机关反复强调是希特勒挽救了德军,使德军免于一场巨大的失败,这在某一程度是对的,希特勒确实看穿了问题所在。但是希特勒直接自任陆军总司令,并且一口气撤掉四十余位功勋卓越的将帅,就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了。因为希特勒本身在这一时期的敏锐判断,其实是基于他对历史的了解,以及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而非是他有什么过人的军事才华。

从本质上来讲,勃劳希契和希特勒都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情况必须得到改善,否则就将陷入到一场灾难当中。换言之,双方都认为德军必须立刻撤到适合防守的位置,缩短自己过于漫长的战线,这样才能挤出部队进行防守。如果有必要的话,一直撤退到维亚济马至斯摩棱斯克一线是最合适的,因为这里是德军的补给枢纽所在。区别在于,勃劳希契和希特勒对于撤退时机的认知有区别,前者希望尽快脱离接触后进行重组,后者希望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和撤退。

但是希特勒本身是顽固和偏激的,他对于陆军总部的将领们总是持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这与他对陆军传统组成——军官团的鄙夷态度有关,军官团的将领都是贵族出身,受过高等军事教育,并且富有指挥经验。而希特勒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是一名普通的下士,对于军官团这些贵族将领并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在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发动前,军官团的将领都曾经反对他的计划这一点,都让希特勒大为恼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希特勒在和勃劳希契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双方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

于是希特勒就干脆一口气撤掉了勃劳希契,并且把那些不服从他的将领都撤了下去,在一片欢呼声中成为了德国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总指挥。但希特勒本人自满于他在莫斯科战役时的力挽狂澜,认为一切都是他的功劳,是他的判断让德军避免了灭亡的厄运。于是他就开始不再信任自己身边的将领们,自己制订一份计划,将其锁在自己的保险柜里,并要求将领们严格执行他的作战计划,不得有半点违背。这样一来无论是前线的各集团军群,或是陆军总参谋部都成了一个摆设,这对于整个德国军事指挥体系的破坏是毋庸置疑的。

结语

从这之后,希特勒就把自己的定位变成了一个军人,认为任何失败都是对他本人的侮辱。他不再相信任何有经验的军官,德军至关重要的曾为冯·毛奇担任的总参谋长一职也成了摆设。新的总参谋长都是一些经验浅薄,毫无能力的人,希特勒选择他们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些人更好操控,而不是拥有过人的才干。他开始频繁插手前线的各种琐碎事务,近乎疯狂的控制这一切。这一做法自然会给整个德军的军事体系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和灾难,也为后来德军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苏德战争1941-1945》

《失去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