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溪 编辑|海角君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事,也是我们来此的原因。”
“那就告诉我吧。”
“当年我十五岁,从学校回家的路上,觉得身体不舒服,有个女人帮助了我……”

这是电影《朗读者》的最后情节,中年父亲带着女儿来到墓地,回忆起十五岁那年的夏天。

女儿曾说,父亲不好亲近,很疏远,彼此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沟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如此?

因为这个叫米夏的父亲一直“病”着,从他少年时代那段难以启齿的感情开始,患“病”一生不愈。

有人说少年时代的感情是最难以忘却的,所以十六岁那年,郭襄在风陵渡口一见杨过误终身,固然美好,但若是深究,也不难发现美好感情下面所掩藏的苦楚。

如果说郭襄少年时代的感情多的是凄美,那么电影《朗读者》中米夏更多的是无法逃避的过去。

1

当十五岁男孩爱上三十六岁的女人?

遇见汉娜那年,米夏十五岁,汉娜三十六岁。

少年的爱,最初因欲念而生,排山倒海,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比他大21岁的汉娜并和她发生关系,每次他与女人幽会时,都是他为她朗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享受着幽闭的爱恋,他们彼此满足对方的需要,但又因为年龄和地位的差距,而不敢走在阳光下。

一段单纯的少年情事,热烈而赤诚,它让人觉得世间如此美好,而美好的事总是短暂的,汉娜不告而别了。

多年后,他们在法庭上相遇,这时的汉娜是一名纳粹犯人,米夏作为法律专业高材生,本可以为她作证,但他选择了沉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再后来,汉娜明明有机会出狱,却在出狱之前自杀了。而直到这时,米夏才发现自己与汉娜有着一生无法割裂的联系。

电影是由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同名小说改编,凭借影片中的汉娜一角斩获奥斯卡影后的凯特·温斯莱特,终于遇到了一个好角色,成就了她。

凯特·温斯莱特不仅能演出《泰坦尼克号》中露丝的高贵骄矜和坚强乐观,也能不着痕迹的演出汉娜一个底层女子的粗犷和笨拙,一个好的演员,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黯然失色,只会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的成熟和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理,一部好的影片,不仅让我们享受观影的过程,更会令我们反复回味,而《朗读者》留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疑问。

比如,汉娜为何要自杀?是因为爱还是尊严?

米夏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时没有及时向法庭指出?

面对过去,需要忏悔的到底是汉娜还是米夏?

带着疑问反观电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享受电影中的悲悯,也享受对自我的拷问。

2

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锵锵三人行》中请过一个特别的嘉宾,她叫唐小雁,她做过“老鸨”、开过黑煤窑, 你或许在道德上不认同她在节目中谈的自己为了生计经历过的事,但至少她作为真正经历过底层不堪的女性,发出了她的声音。

窦文涛说:“每个人的处境很不一样,一个人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多大程度上是他自己选的,多大程度上是他不得不的,甚至是你多大程度上你可以坐在这儿去说他对了,他错了,你自己难道就真的立得那么高吗?有些时候我们不一定急着去做道德评判。”

法庭上的汉娜也是如此,因为阴差阳错当了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成为了保障集中营运行的螺丝钉,但对她而言,她所做的只不过是完成自己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平庸之恶”,正是由于汉娜的无知而导致没有思想,盲听盲从,变成恶的参与者,还浑然不觉。

小说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说:“人不因为曾做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娜不是魔鬼,她是一个不识字的底层妇女,她耻于让人知道自己是个文盲。

于是她逃避晋升机会去做了集中营的看守;

于是她将为自己朗读过的姑娘都送进奥斯维辛;

于是她在法庭上错过了为自己辩护的好机会。

在整部影片中,汉娜一直是井井有条、一丝不苟的模样,腰板直直地挺着,不曾弯过去,但她为自己是个文盲而丧失自信。

为了保护自尊,在察觉到米夏的疏远时立刻选择离开,在米夏多次对爱的迟疑和不确定时,尽管她因为他学习了文字,也有了一个可以规划的未来,汉娜还是在不被理解和不被原谅的时候,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死她都维护着自尊。

在监狱漫长的时光里,汉娜学会了审判自己,她不能接受曾经是刽子手的自己,牢狱并没有减轻她的罪恶感。

她留下遗书,留下颇具意义的茶叶盒,留下对爱的失望和对集中营受害者的无尽忏悔,离开人世。

3

逃避过去,就可以心安理得吗?

看过《朗读者》这本小说的人都知道,书的第一句是:“我十五岁,我患了肝炎”。

这句话其实能够奠定这本书的底色,也是电影中米夏病态一生的写照。

一生的爱恋,始于15岁的夏天,从此以后,所有的印记,都如梦魇般逃也逃不掉。

米夏和汉娜相处的短暂时光里,米夏都是被动的,幽会时要为她读书;吵架了不管对错,都是他道歉;连汉娜离开,都是不告而别。

在法庭上,爱恨交织、犹豫不决,让米夏最终选择了沉默,他羞于提及,那个夏天一个少年和一个妇女发生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恋情,同样,这样的选择也让他始终无法摆脱对汉娜的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拼命想要逃离。

他远离了自己生长的城市,甚至父亲葬礼都不肯回去。
他结婚生女又离婚,成为女儿口中一个很“遥远”的人,谁都走不进他的心里。

就像妈妈问米夏:你真的一直过的这么不快乐吗?
他也不知道,什么才能填补那块空缺,直到他翻出自己当年写给汉娜的信。
他拿出那些自己珍藏的书,昼夜不分的开始为她朗诵,那一摞摞的磁带,把米夏和在监狱中与世隔绝的汉娜又连接了起来。

也许,有些记忆真的是永远也没办法忘掉的,即便你以为你忘记了,或者麻木了,也会因为某个场景,某件事情,甚至某个梦境而被重新铭记,想起一回,记忆便深刻十倍。

对于过去,假如我们总是选择逃避,我们将永远不能收获幸福,永远无法逃出过去的阴霾……

4

相遇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洗礼。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一个爱情故事,也有人说其实和爱情无关。汉娜和米夏之间的感情,到底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爱情?

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在电影最后一段,汉娜将要出狱时,米夏去看守所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问她:“你想过以前的那些事情吗?”

她眼睛跃动出来的感情,是喜悦,是一种渴求。

“那些和你在一起的事情吗?”

他着急的否定,严肃的看着她:“我说的不是这个。”

米夏的冷漠和逃避,让汉娜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一个不被原谅的人,最终选择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作为观众,我们都觉得汉娜和米夏当初是为了欢愉,但是,当你仔细品味影片中的细节,你会从很多方面看到汉娜的深情。

比如,汉娜在监狱的一段识字,很感人,是米夏点燃了她对人生的又一次希望,所有人都看到了汉娜的努力,她终于放下戒心、自尊、羞耻感,她满怀期待,可终落得个失望满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也一直相信米夏是爱着汉娜的,他向当年的受害者提起往事时突然哽咽的那个眼神,就说明了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懂得汉娜的只有米夏,他把汉娜留下的钱款捐给了读书识字基金会,因为他知道,她会愿意的,她是多么喜欢读书啊!
看《朗读者》是需要仪式感的,我们会从中受到巨大的启发和收获,就如小说作者所言:

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下一层紧挨着上一层,以至于我们老是在新鲜的遭际中碰触到过去的旧痕,而过去既非完美无缺也不功成身退,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的现实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孙溪,我手写我心,愿把感动的、美好的、幸福的一切诉诸于笔端,即使度过黑暗的时光,也想看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