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词豪苏轼有很多著名的词,但这阙《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应该可以在苏轼的名词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实在是太出名了。其词上阙云:“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下阙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词最后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偏舟(一曰扁舟)”的天涯过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阙词的首句是“夜饮东坡醒复醉”。大家都知道,“苏轼”的知名度可能还不如”“苏东坡”大。有古人曾闹出笑话,说“苏轼写的词,不如苏东坡写的好。”苏轼特别喜欢东坡这个地方,就给自己起了个号——东坡。没想到,“苏东坡”知名度远远盖过了“苏轼”。

东坡在哪呢?在北宋淮南西路的黄州。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朝中爆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主角就是苏轼。御史何正臣攻击刚从徐州知州任上调任湖州(浙江省湖州市)知州的苏轼,说其对朝廷不满,上表暗讽朝廷。有些对苏轼不满的也趁机落井下石,要置苏轼于死地。苏轼仕途上的朋友很多,他虽然不完全认同王安石变法,却与王安石、章惇等人私交甚笃。苏轼出了事,王安石和章惇不做落井下石的市井之行,极力营救。在各方的努力下,苏轼免于一死,发往黄州安置。苏轼的身份是黄州团练副使,条件是苏轼在黄州不能到处乱跑。

图-湖北省地形图

除了行动遭到了限制,苏轼一家在黄州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没钱。为了节省开支,苏轼把工资分成30份,一份150钱,都挂在房梁上。家里再苦,一天也只能用一份。由于苏轼的形象非常正面,他的不幸遭遇在黄州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其中包括黄州知州。知州决定帮助苏轼,就选定黄州东门外的一处坡地,让苏轼在此耕种,多少解决了经济困难。苏轼便以“东坡”自号,从此,苏东坡的大名响彻古今。说了半天,黄州在哪?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有两个名字带“黄”的地级市。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的是黄石,长江以北的是黄冈。北宋的黄州,正是长江北岸的黄冈。

黄冈市的面积很大,约1.74万平方公里。黄冈市下辖麻城、武穴两个县级市,红安、团风、黄梅、蕲春、浠水、英山、罗田七个县,以及黄州区。不过,北宋的黄州管辖范围只相当于现在黄冈市管辖范围的一半,罗田、浠水、蕲春、黄梅当时隶属于蕲州(治蕲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湖北省黄冈市人文地图

北宋的黄州面积不大,战略地位却非常重要。黄州北以大别山与光州为界,光州位于淮河西段的南岸。黄州的南线,以长江为界,邻长江中游的战略重镇鄂州(今湖北省会武汉,非今湖北省鄂州)。黄州以东,顺长江东下,须臾可抵九江。黄州以东,距合肥不算远,合肥以东不远就是江南的门户南京。这样的地理位置,被古人称为“衔接楚、淮,襟江(长江)带汉(汉水),临大河,负山险,为天下雄镇。”黄州的州治在现在的黄冈市区,位于长江北岸。苏轼喝醉后,可以“倚杖听江声。”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黄州全境都在东吴控制之下。位于长江北岸的黄州,距离魏吴边界并不算很远。无论是魏还是吴,都非常重视黄州的军事地位。当然,当时还没有黄州这个建置,只有邾县,在今黄冈市区北郊的长江北岸,隶属于蕲春郡。公元219年,东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袭杀关羽后。东吴的西线无忧,可以重点打造“西都”武昌,再加上“东都”建业(江苏省南京市),东吴实际上是两都制。武昌在哪呢?东吴的武昌并不是指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而是如今位于武汉以东长江南岸的鄂州。

图-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局势图

东吴异常重视荆州之于江东的战略门户作用,孙权留镇武昌,就是防止荆州被蜀汉或曹魏夺走。公元229年,孙权就是在武昌正式称帝,蜀汉陈震与孙权在地图上瓜分曹魏,也在武昌。这就很好理解,为何曹魏与东吴都如此重视邾县了。站在东吴的角度,邾县是武昌的江北门户,一旦让魏军攻占,武昌难保。荆州和南京之间的长江航线就要被切断,东吴首尾不能相顾,离崩盘也不远了。

南北朝后期,梁朝统治崩溃,长江北岸所有地盘被北齐趁机占领了。陈朝建立后,国都南京就在长江南岸,与北齐只有一江之隔。虽然北齐的主要目标是对付西线的北周,但占有长江北岸,对陈朝仍然有很大的战略威胁。

图-湖北省人文地图

南宋在与蒙古联合灭金后,就与蒙古作战。在这种情况下,黄州成为长江航线的重要战略屏障。南宋如果丢了黄州,则水路断绝,就无法对荆襄地区实施救援。荆襄要丢了,江南也保不住。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公元1273年,元军攻克襄阳,3年后孤立无援的南宋降元,南宋灭亡(一说南宋亡于12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