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早报6月16日报道,即将在今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的德国,近日寻求加强中德两国贸易“互惠”合作,并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欧盟与中国在经贸领域上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指出,此次德国强调“互惠”的原因是,中企在该国市场的准入远远不及德企在中国市场的准入,盼我国降低准入门槛。令人尴尬的是,在德国表达出对我国市场更加渴望的同时,欧盟则又一次对我国商品加收费用。

据外媒6月16日报道,欧盟宣布对中资玻璃纤维堆积物加收费用30%至99.7%。值得一提的是,该生产商分布在中国和埃及共两家公司,欧盟将对在华公司加收更高的费用,对埃及的公司则采取较低费用。据悉,这两家生生产商在欧盟占额从2015年的23%升至2018年的31%,使得欧盟地区市场平均售价下降14%。

其实,回顾近年来中欧贸易动态,欧盟已不是第一次对我国商品加收费用。据报道,早在今年3月,欧盟就宣布对原产于我国的钢制车加收费用,最高费率为66.4%。然而,欧盟频繁的错误举动显然将伤害双方的经贸合作。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欧双边贸易额为4.8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达到8%,中在欧盟直接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3200家,直接促进当地就业近26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正为欧盟经济增长和就业作出重大贡献之际,欧盟却不断对中国部分商品加收费用,甚至制定行业标准。在此情况下,中欧贸易也开始出现下滑。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中欧(不含英国)贸易总额同比下滑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