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被遗弃20年的红砖房,

火了!

它破败不堪,到处堆满了垃圾,

因为年久失修,房顶都没了,

由于无人看管,

窗户都被人偷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屋原始面貌

不仅如此,

房子的地理位置还特别偏僻,

远离镇中心,

孤零零地矗立在,

一片一望无际的乡间田地之间。

但就是这样的一座房子,

最近却吸引了很多人来参观,

有时候甚至还需要排队才能进入……

这个房子,

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

能吸引这么多人来参观呢?

原因就在于一个97年的大三学生,

在这里搞了一件事:

艺术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这个破败的红砖房,

成为了村里的一个网红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行艺术改造的这个人叫做徐九龙,

在吉林大学读大三,

专业是环境设计。

由于疫情他在家里上网课,

当他百无聊赖地在乡下散步的时候,

就看到了这一处被遗弃的红砖房,

他突发奇想:

能不能利用我学到的设计知识,

把这个红砖房,

变成一个艺术空间?

说干就干,

他立马开始联系这间房子的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屋主人的姐姐(现在的房屋主人)

但是遗憾的是,

这是一座已经废弃了二十多年的房子,

房子的主人早就去了北京打工,

把这个房子送给姐姐使用了。

房主姐姐听了他的想法直摇头:

“房子已经塌了没人管了,

没必要折腾。”

屋主姐姐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这么破败的房子,

万一在改造的过程中塌了砸到人,

对谁都不好。

但是徐九龙并不肯放弃,

他来到屋主姐姐家里,

帮助她打消顾虑,

最终经过多次劝说,

才终于拿到了改造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屋主人遗留的物品

拿到改造权之后,

徐九龙要做的就是清理房子。

他在对房子进行清理时,

发现了很多二十多年前,

它的主人留下的物品:

几只破坏的高跟鞋、

一双泡沫拖鞋,

一顶黑色糟破的鸭舌帽、

一副坏的门帘、镜子的碎片、

一串生满铁锈的钥匙……

“当看到这些我脑海里就联想出,

当年那对夫妻在这里的生活情景。

我想重新给这个家一个生命,

这个生命就叫做《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理之后的房屋

清理之后,

徐九龙就开始着手创作,

炎炎日光之下,

他顶着烈日在现场画设计创作草图,

汗水都湿透了后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场画创作草图

画了好几版草图后,

他确定了自己创意:

外墙采用涂鸦,

天花板做成一个顶棚,

用树枝做窗户,

最后用泥巴来修饰墙壁。

先做第一步,涂鸦。

量了墙体的尺寸,

绘制了设计草图之后,

徐九龙从网上购买了大量的颜料,
然后就搬着一个小板凳,

开始在墙上涂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红砖墙壁表面凹凸不平,

颜料上色会很不连贯和均匀,

这时候徐九龙会很有耐心地进行叠涂,

结果就是颜料很快就用光了,

他只好骑车再去镇子上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算什么,

关键是他创作的时候,

附近种地的叔叔阿姨,

常常会好奇地盯着他看,

“一到中午他们就会给我打招呼,

问我吃了没,

要不要去他们家去吃,

我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步是做窗户和顶棚,

到了这里,徐九龙犯了难。

“主要是不知道用什么材料,

玻璃窗会被人偷走。”

徐九龙想了好久都没确定材料,

直到有一天他去便利店,

买水喝看到有人在收废品。

他才恍然大悟:

废品再利用,不仅环保,

也和这次改造的主题相契合。

确定了材料之后,

徐九龙就开始推着车,

在小镇上寻找废品,

经过几天的收集,

他找到了一些稻草、

泥巴、树枝、砖头、

塑料瓶子、旧报纸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集的主要创作材料

树枝可以用来做窗户,

用鸟巢式的方法搭建,

有一种苏州园林的既视感,

而且充满了原生态的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树枝做的后窗

用稻草绳和饮料瓶,

可以搭建顶棚,

同样大小的饮料瓶,

用稻草绳捆绑起来,

然后用格子排列的方式,

固定在房顶上,

晴天的时候,

会有一种光线错落的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稻草绳,饮料瓶搭织的顶棚

第三步,

是给火炕这间房栽种一棵小树,

给这个破败的房子,

留下一颗茁壮成长的生命。

考虑到这棵小树,

有一天它会长出房屋,

长到天空里,

所以,徐九龙给火炕

这间屋子的顶棚,

留有一个天窗,

是给小树生长的空间,

也是给这个“家”的希望,

留个通向天空的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稻草搭织的屋棚

第四步是做泥巴墙,

“在二十年前这个房屋,

还有看守庄稼地的作用,

为此我用它所看守的

庄稼地里的泥土,

和在这片地里收割的

稻草秸秆和在一起,

在房屋里做了一面泥巴墙。”

这面泥巴墙上,

徐九龙做了许多只眼睛、

耳朵、嘴巴、手,

纪念这个房屋,

曾经为这片庄稼地的守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泥巴墙

第四步是做废旧报纸墙。

“以前用报纸贴墙在农村很实用,

贴满旧报纸的墙壁,

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记忆,

随着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

那个用报纸糊墙的年代,

似乎早已成为过去。”

糊报纸墙别看简单,

其实也是个技术活,

徐九龙用面粉做浆糊,

认认真真糊了好久,

才把两面墙糊地干净整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纸墙

第五步做回忆走廊。

“这个房子存在了至少三十年了,

藏着很多故事,

也见证着周围村庄的改变,

我就想在这里做一个回忆走廊,

写上伤感的语句、

五颜六色的手印、

甚至把自己写的诗也写在了墙上……”

徐九龙用这种方式,

把自己的情感留在了这座房子里,

以后无论去了哪里,

写在墙上的诗歌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忆走廊

第六步,自由的楼梯。

因为没有天花板,

这栋房子的楼梯是通往天空的,

通往天空,意味着通往自由。

他在这里搭建了,

一个旋转向上的楼梯,

并借用这个楼梯来表达,

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能有一个通往天空,自由的楼梯

第七步,做装饰画。

徐九龙用从废品收购站拾来的

一小堆电线皮,

稻草和石膏等材料作画,

用几块纳税牌做画框,

做了五张混合材料的装饰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

徐九龙还为这个“家”作一幅纪念画——

《这个世界会好的》

他用石膏打底,

粘了一只蓝色口罩,

寓意是:

困难只是暂时的,

这个世界会好的。

在这幅画的旁边,

徐九龙贴了两个信封,

并放了几封信,

他用这种方式传达

这个家对主人的牵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世界会好的》

做完这七步,

房子就基本改造完了,

七步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因为没有房顶,

刮风下雨天屋子里和露天一样,

根本无法进行创作,

雨水和大风,

还会对墙上的绘画和创作、

做的稻草顶棚造成破坏。

大雨天不仅不能创作,

还要冒雨寻找塑料布,

把做的泥巴墙蒙上,

好几次徐九龙正在创作中,

就突然下起雨,

为了保护那面泥巴墙,

只好把自己淋得像只落汤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不停的雨,

天一定会晴。

虽然磨难很多,

但是当太阳照亮塑料瓶,

在地面上投射出美丽的光影的时候,

徐九龙就觉得,

自己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前后后忙碌了差不多两周,

这栋房屋改造终于完成。

因为大部分材料采用的是回收的垃圾,

成本算下来大约100块钱。

100块钱,就让一个破败的房子,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大学生花100元改造被遗弃20年的房子,发出来的照片美哭了:现实版回村的诱惑!

完成之后,

很多村民慕名前来参观,

大家都听说,

有一个小伙子,

把废弃的屋子做成了“艺术品”。

最喜欢这座屋子的是村里的小孩子,

缠着爷爷奶奶,

非要给拍个照片才罢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不爱拍照的老人,

觉得徐九龙做的东西很有趣,

甚至主动提出来,

让徐九龙帮忙拍个照片,

传到自己的家族群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些参观的客人中,

有一个人很特别,

她就是屋主的姐姐。

一到门口,

她就认出了弟妹的几双鞋子,

她感慨万千,

一个人坐在炕头沉思了起来,

静静地看着窗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九龙看着她坐在炕头的背影,

也很感慨:

这是时隔二十年的一次见面,

虽然只是短暂重聚,

但红砖房因此有了一次短暂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这座房子已经成为了,

这个村庄的网红景点,

每天都会有附近的小孩和老人,

来这里逛逛,

坐着谈天说地。

附近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伯伯,

也会在夏日炎炎的时候,

坐进来享受片刻的阴凉和宁静。

遇到徐九龙的时候,

他们就伸出大拇指,

对这个男孩说:

小伙子很棒,干的不错!

这让徐九龙的心里感觉暖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改造房子的初心,

他说: “乡村是美丽的,

当我发现这处坍塌破败的房屋时,

我感到乡村似乎正在消失,

就像这处坍塌的房屋正在失去生命。

我想用艺术的方式,

来挽救这个正在消失的乡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用艺术改变乡村,

让远方成为家乡,

这是徐九龙的“野心”。

虽然只是一次小小的改造,

但是对于这个村子的

留守老人和儿童来说,

就已经有了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

他们的生活因为艺术的点缀,

而变得更加多彩。

对于徐九龙来说,

这就是他做这个艺术创作行为,

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