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骆驼文章的朋友都知道,骆驼是一个对唐史情有独钟的汉子。近日,骆驼在“研究”唐朝的历史时,有了一个小小的发现:英雄神武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和荒淫无道的昏君代言人隋炀帝杨广,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两人的关系,完全可以概括为:隋炀帝是失败了的李世民,而唐太宗是成功了的杨广。为什么骆驼会么说呢?

成长经历相似

首先他们的成长经历非常相似。他们都是“关陇集团”的嫡系子孙,杨广和李世民的老爹李渊是姨表兄弟,后来杨广的女儿还成了李世民的妃子。他们都出生于关中,都吃着水烹羊肉和各种臊子面长大。他们在家中都排行老二,这也意味着他们没有法定的王位继承权。不过他们一样的桀骜不驯,所以他们并不在乎世俗礼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广用水磨功夫,把自己的太子哥哥,慢慢的拉下了王储之位,而李世民则更为激进,在一场“玄武门之变”中,用武力夺嫡成功。杨广当上太子后,变得暴躁起来,不久就安排手下让自己的父亲隋文帝“暴毙”,李世民当上太子后,反而变得更有耐心,在李渊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后以后,才安排他“病死”。

在当上太子之前,他们因为不是储君,所以不能在太子宫坐享其成,所以两人都有为国征战四方的经历。杨广曾经南渡长江,灭了南陈;而李世民则更猛,他把长江以北,阴山以南的割据势力,给打了一遍。因为他们最初不是太子,所以传统的“关陇集团”在夺嫡时,都没有完全站在他们一边。因此他们两人在夺嫡时,都或多或少地借助了外部势力。(李世民和突厥藕断丝连,杨广和“江南士族”关系渊源)

登基后的作为相似

因为受《隋唐演义》的荼毒,所以很多人都认为,隋炀帝登基之后,就立刻变得荒淫无道,而李世民自从登基以来,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骆驼要这么说呢?请接着往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广和李世民登基之后,都表现出了勇于任事,目光长远的特质。隋炀帝和唐太宗登基后,第一时间都想消除“关陇门阀”的影响。他们都采取了一个最简便的办法,那就会开科举,用考试来从民间选拔人才,以期在朝中培养出新的力量,来对抗传统门阀。喊出了“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李世民并不是科举的开创者,“沉迷酒色”的隋炀帝才是。

隋炀帝为了摆脱“关陇门阀”的影响,还曾大修洛阳,以期消除传统门阀的地理优势。当然在细节上做得有瑕疵,这也成为后世攻讦他的一大罪证。隋炀帝另一大“罪证”是修筑“大运河”,很多书籍和影视作品,都说他修“大运河”,是为了游玩取乐。但实际上他的目的是,连接长江南北,让南方的粮食可以养活更多的北方人,李世民登基后,也做了同样的事,不过因为他的名声好,所以这点被很多人忽略了。

隋炀帝和唐太宗虽然可以当守成之君,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开疆扩土。在隋炀帝折戟高句丽之前,隋炀帝曾经北
打契丹,西破吐谷浑,南平琉球,和突厥也是打的有来有往。唐太宗登基后,虽然也是大杀四方,但是也一样没把高句丽给摆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炀帝在努力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放飞自我,吃要吃最新鲜的,玩要玩最水灵的,住要住最奢侈的……死也选择了最屈辱的。李世民晚年又如何呢?也是一样一样的。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曾经“锦绣珠玉,不绝于前……行游四方供顿劳烦。”而且他还向前朝的妃子询问,问自己的生活比隋炀帝怎么样,是不是有过之无不及。不过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李世民也并不是自然死亡,而是用了“印度神药”后,才与世长辞。

小结

从上面的内容来看,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是不是非常相似。如果不是隋炀帝步子迈得太大,削弱“关陇集团”的行动执行过急,三征高句丽伤了“江南士族”的钱和心,那么隋炀帝可能会在青史上留个好名声,他的功绩也不会被后人恶意抹杀。

李世民之所以比隋炀帝幸运,一是他以隋炀帝为前车之鉴,在对付“关陇门阀”时,并没有着急出手,二是他继承了隋炀帝时期的福利,比如遍地的粮仓,便捷的水运,还有畅通的丝绸之路带来的利润,以及中原王朝对于周边小国的震慑……如果李世民不是沉迷酒色,又借助“丹药”摧垮了身体,他很可能也会再次去亲征高句丽,至于胜负,还真不好说。

因此骆驼认为,隋炀帝如果谨慎一点,也可能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而李世民如果不是因为过早离世,也很有可能晚节不保成为第二个隋炀帝。

课后思考题:隋朝最像历史上的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