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今,国家公务员需三十五岁以下才能报考。而在2001年之前,国家规定只有二十五岁以下的未婚青年才能报名高考,2001年时国家教育部取消了这个限制,因此,每年一些“大龄考生”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无论是公务员、事业编制,还是高考,哪一种考试都是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为这些考试,背后需要付出太多了。也没有多少人可以有毅力连续多年都坚持去考试。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样没有年龄限制,学子可以终生参加考试。清朝有一位考生,连续考了几十年,直到九十八岁才中举,九十九岁做官。这样听起来,都不得不让人汗颜。

史上最有毅力的考生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五代时期文人梁灏参加科举,经后晋、后汉、后周、宋初屡考不中,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才考中了状元,金榜题名,那时他已八十二岁高龄。

若说从还是青年考到八十二岁已让人佩服,那么清朝时期的谢启祚就是史上最有毅力的考生了。谢启祚出生于广东省肇庆市,一生追求功名。乾隆四十四年,谢启祚参加广东乡试,这一年他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即使放到现在,九十八岁也是行将就木的年纪了。

此时,他已娶过了三个妻子,还有两个妾,二十三个儿子,十二个女儿,五世同堂,儿孙满座,可做不了官大概是埋藏在他心里深深的遗憾,在这样的高龄他仍坚持走上乡试的战场。

按清朝的规定,乡试考生若到了八十岁还未考中举人,可赐予举人的身份,还可以做上官,不过都是些闲职。当地官员多次上门找谢启祚商议此事,每次谢启祚都坚持拒绝了。他的朋友和子孙们也都劝他不要再考了,劳力伤身,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负努力,被授予官职

乡试的结果出来以后,谢启祚真的高中了举人,老爷子高兴不已,还为此做了一首打油诗:“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把自己比作出嫁的老女,诙谐幽默之处尽显自嘲。

将近百岁之人不负努力最终考上举人,谢启祚成了家乡人们谈话时的议论中心。原本考上举人已是难得且骄傲之事,谢启祚却还是有崇高志向,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要继续上京参加会试,争取更高的官职。

第二年,谢启祚在乡人的目送和家人的陪同下,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去参加考试。要知道,从广东到京城,要走两千多公里的路途,当时的交通还不是很便利,大多时候要走崎岖的山路,交通工具也只有马车。路途遥远,舟车劳顿,谢启祚的精神不得不让人佩服。

当白发苍苍,步履缓慢的他出现在会试的考场上时,所有人都侧目而视,整个北京城为之轰动。乾隆皇帝知道此事后,也佩服谢启祚这种毅力,他特意接见了谢启祚,破格授予他国子监司业一职。这对谢启祚来说,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了。

三年后,乾隆皇帝已到八十岁,想办八十岁大寿,要在翰林院中找一个九十岁以上的老臣在寿宴上点燃蜡烛。能在翰林院任职的都是要到进士,翰林院中找不到九十岁以上的老臣,只能降低要求寻找,再授予翰林院的官职。谢启祚于是被选中,被提拔为鸿胪卿。在寿宴过后,乾隆皇帝还特意写了一幅对联赐给谢启祚:百岁登科,古无今有。一经裕后,人瑞国华。

根据记载,谢启祚活到了一百二十岁才去世。他这一生,可以说是在科举考场上度过了,在九十八岁时中举人,九十九岁时被授予官职,一百零二岁时被提拔,人生在近百岁时才开始绽放异彩,步步高升,虽然晚了点,但总归没有遗憾。说他是科举考时代最富传奇性的人物,一点也不夸张。

入仕为官的艰难

“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一生中的荣光时刻有二: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后者是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为此可不懈地奋斗一生。但在古代要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可以说比登天还难。

首先,科举考试不是人人都可以参加,其中规定的身份限制繁多复杂,例如商人的后代就不能参加科举考。科举考试是一个层层选拔的过程,第一级考试称作院试,也叫做童生试,其中也要通过了县、府、州三次考试才能成为秀才。这就已经难倒了许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级便是省级的乡试,三年举行一次,通过乡试便能成为举人。而能够成为举人拿到做官的资格,已经是来之不易,让人刮目相看了。《范进中举》这一《儒林外史》中极具讽刺性的故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讲的是范进考了许多年后都没能中举人,一直都是个穷秀才,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只能时常靠岳父家接济,因此也被岳父看不起。

五十多岁时,范进中了举人,一时受尽乡人仰慕,荣华富贵也随之而来,一时间,范进居然乐疯了。从前读这个故事只觉得夸张和讽刺,后来了解了古代的科举制度,方知这一点都不算夸张。五十多岁中举,对比起真实历史上的谢启祚,这倒也不算晚。

第三级考试则是会试,在京城举行,各地举人可以参加,和乡试一样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了会试便成为贡士。成为贡士之后,方可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通过后便是进士,而进士也分三等,第一甲的第一名方是状元。

而想要入仕为官,到这里还没结束。状元、榜眼、探花会先被派到翰林院学习,视情况再被任用,其他士子则还有一次考试,看其能力决定其能留在中央当官,还是被派去做地方官。

层层选拔下来,到最后更多的人是成为科举考试的炮灰,说科举制度祸害了中国的读书人一千多年是一点也不假。明清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清朝的考生人数远远超过明朝,但举人录取的名额只比明朝多一点点,录取比例大概是60:1,要视省的大小而定,可见竞争之激烈,考试背后之苦痛。又有多少人能在考试之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呢,大多是被埋没在沉浮的茫茫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