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此帖自北宋以后传承有序,被后人奉之为神品,临习的书家比较多,但看了沙孟海的临作,五体投地,佩服之极。二位书法大师真要华山论剑的话,高低真的分不出来。对此你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左)、沙孟海(右)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明代董其昌在题跋里说,自己一生见过苏东坡手迹30多幅,这是最好的一幅。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沙孟海对此帖也是十分钟爱,他所临《苏轼寒食帖》,用墨多以浓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如此恭敬临写东坡,

沙孟海,1900年生,浙江宁波人,又名沙文若。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书法教授,浙江省书协主席,中书协副主席,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西泠印社社长等多职。1922年,沙孟海有幸接触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他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独特书风。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沙氏学问渊博,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沙孟海书法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学古融今,作字沉雄紧密,磅礴大气,劲健有力且能写出已意自家风格。可以说这样的大手笔,在当代乃至今后很难再看到。看沙孟海的临作,五体投地,佩服之极。当下以学二王为主的流行书风,作字就过于单薄柔糜,对比一下沙孟海的临作,就有如小巫见大巫。另外一点,沙孟海临帖的状态取舍等,我认为很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多看一看一定受益匪浅。

沙孟海所临《寒食帖》和苏轼《寒食帖》进行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孟海临《寒食帖》一

沙孟海节临《寒食帖》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