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昊童,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90后小编

明太祖朱元璋无论在正史上还是野史上,都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对于那些与自己不和或背叛过自己的人,他的态度从来都是有一个,就是“诛其九族”。但凡事无必然,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牛人,不但明目张胆的辱骂朱元璋,甚至还密谋背叛朱元璋。可尽管如此却依然没有被斩尽杀绝,其子孙甚至成为了明朝唯一一个非太祖血脉的世袭亲王,那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备注,以下内容皆为昊童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其一,二人的家属关系

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朱重五的嫡长子,而且从年龄上看二人几乎是同一辈(朱元璋只比朱文正大五岁)。更有趣的是,元朝末年,朱元璋的父母与长兄朱重五先后离世,而老二朱重六老三朱重七都已入赘他家,所以硕大的朱家在当时就仅剩朱元璋与长嫂王氏及侄子朱文正。

换句话说,朱元璋与朱文正都是王氏养大的,因此朱元璋与朱文正的关系早已经超脱了普通的叔侄而达到了兄弟的境界。昊童记得史料上曾有这样一句记载,朱元璋对百官说“是嫂见朕生长也”,意思就是说,是他嫂子即朱文正的母亲将他养大的。

其二,二人的军旅关系

朱元璋在加入义军后很快就凭借着一股机敏劲儿而闯出了一番天下,但尴尬的是,当时的朱元璋虽然统率万人,但却没有一个嫡系血亲来帮他掌权,至于徐达等人只能说是心腹而不能说是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就在此时,他的嫂子王氏和朱文正前来投奔,而且此时的朱文正也已经年过二十,所以他刚来到军中就被朱元璋收为心腹,且时长带在身边亲自调教(朱文正这个名字也是朱元璋起的)。这里多嘴一句,古代的造反是一个风险很大的事情,因而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所以凡是有能力的首领都会提早为自己培养接班人。

可当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儿子及其他嫡系血亲,因此他的接班人就只能是朱文正,也必须是朱文正。说的直接点,朱文正在某个时间段内,不仅是朱元璋的属下和亲戚,更是他“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其三,朱文正的能力

因为时间原因昊童就只列举朱文正一生中最大的那个亮点,即洪都之战。当时朱元璋在外征战便让朱文正留守洪都,可恰逢陈友谅带领60万大军入侵,且此时的洪都城内守军不过万人,可以说城破人亡只是时间问题。但朱文正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以这不到万人的守军坚守洪都达85天之久,而且在陈友谅撤军后朱文正还亲自出击断其粮道,迫使他不得不退入翻阳湖。

此外,朱文正在当时的朱元璋势力中,最巅峰时曾官至枢密院大都督,节制内外诸军事,成为名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从这儿不难看出,朱文正应该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才,不然朱元璋也不可能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毕竟当时的朱元璋仅义子就多达十余人。

综上所述,朱文正之所以能在辱骂并背叛朱元璋后还能不被直接处死并满门抄斩,原因就是这三点,与朱元璋是“亲兄弟”,在某段时间做过他的继承人,而且为人处事也非常出色及拥有一定的号召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昊童在简单的介绍下朱文正为什么要背叛朱元璋。其实说开了无非就是权利之争,最开始朱元璋无子时他就是继承人,但后来朱标出生且被封为吴王世子,那他就彻底的被排挤出了朱元璋这一方势力的核心。而作为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朱文正,自然是不甘心接受失败,所以才会鬼迷心窍的选择背叛(朱文正也是老朱家正经的长房传承人)。

历年今日:公元前575年6月6日,晋楚鄢陵之战,楚军战败;1042年6月6日,宋朝建大名府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