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高楼是城市形象,更是不少人茶余饭后引以为傲的谈资,有时候甚至盖过了城市本身的发展风头。随着城市化不断深入,为节约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楼越建越高,更多人进入到城市的高楼办公,住进了高楼大厦,高楼不仅存在于大城市,很多小县城的高层建筑也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楼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

但我们都明白,高楼不是越大越好,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高楼存在的一些后遗症也逐步显现出来,比如花巨资建立在核心地段的摩天大楼,空置率却出奇的高,不仅收不回建设成本,还要持续投入高额的运营资金。还比如高层住宅,消防和维保都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等等。

根据58同城给出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写字楼空置率24.6%,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同期上海空置率21%、北京13.8%、广州5.2%。

还记得开发商阳光城的董事长朱荣斌,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层建筑的缺点。朱荣斌说:"我在办公室里,每天看着外面的高楼,心想随着楼龄增长,这些高楼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维修起来难度该有多大?玻璃外墙松动掉落、建筑结构老化、机电系统老化等,都是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多次发文指出,超高层住宅社区,未来可能会变成空中贫民窟,而且未来再改造的成本相当大。

还有,高层住宅拆不起。试想,我们现在很多一二十年房龄的房子都已经破旧不堪,按理说,30-40年后应该被拆迁重新安置。如果是几层楼的住宅还好,毕竟可以通过提高容积率,盖更高的住宅来获取建设资金和利润,拆迁是可行的。但如果是高密度几十层的高层住宅需要拆迁,谁能拆得起,难道要把30-40层高楼拆掉再盖80-100层的住宅来获得利润吗?显然,不赚钱的事,商人们不会去干,政府也无法补贴巨大的拆建资金。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楼层不是建的越高越好。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限制呢?其实早在2003年,上海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当时修改的《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中,就明确指出"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控制建筑容量和高层建筑"。

所以,我们看到,时至今日上海300米以上的高楼数量,比天津、南京还少,仅仅与武汉、沈阳、重庆和南宁相当。如果浦西的世贸广场不计天线长度(86.44米),主体建筑只有256.56米。这样来算,上海实际上只有4栋300米以上超高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近日,住建部、发改委更是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其中,对500米、250米和100米以上"三个高度"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一个要求,就是对于500米以上的建筑不能新建。第二个要求就是250米以上建筑,要严格限制。第三个要求则是中小城市严格控制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并且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可见,从过去一味鼓励兴建高层建筑,到现在全面考虑建筑的综合效应,这一变化,折射出建设思路的变迁。大家不用再担心高层住宅的不断新建了,也不用担心高层住宅未来会变成“贫民窟”。

  大家认可这个新方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