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晚清,慈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慈禧挪用海军军费导致甲午海战惨败,这是事实吗?
1840年鸦片战争时,慈禧5岁,虽然此时还是年幼无知,但等慈禧长大后,肯定不会对这件事一无所知。1860年,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后,慈禧跟随咸丰皇帝逃往热河,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热河,对于此事,慈禧肯定是有切肤之痛的。而且,慈禧垂帘听政后,晚清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出现,此时的慈禧敢视战备为儿戏吗?
1860年9月21日,清军在八里桥之战中遭到失败,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当咸丰即将出发的时候,慈禧极力谏阻,请求咸丰留在北京,继续抵抗。为此,她触怒咸丰,差一点引来杀身之祸。在清廷与英法联军签订《北京条约》之后,慈禧深以为耻,劝咸丰废约再战,因为咸丰病危,只好作罢。从中可见,慈禧并非如我们想的如此不堪,还是一个有几分胆气的人,甚至可以说,这个女人比当时的很多男人更有担当。
更重要的是,我们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实在没有历史证据来佐证。将北洋水师惨败的原因,归咎于慈禧挪用海军军费,还有电影《甲午风云》里面的沙子炮弹,都经不起推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北洋水师成军之后,其军备采购也确实出现了问题,但影响北洋水师军备采购的原因,不是什么慈禧为修颐和园挪用军费,而是光绪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87年黄河郑州段决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由于黄河泥沙多,河床不断抬高,黄河成为地上悬河,黄河水患向来是中国的心腹之患。1887年黄河水患不断,到9月30日,黄河郑州段决口,灾情震动朝野。早在咸丰五年,也就是1855年8月1日,黄河在今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中国南方烽烟四起,清政府为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而焦头烂额,堵塞黄河决口确实是勉为其难,再加上江苏与山东两地出于各自的地方利益考虑,就黄河流向问题而发生激烈争吵,最终的结果是黄河改道,由原来的从江苏注入黄海而改为由山东注入渤海。但这次黄河改道,给国民带来的灾难是十分巨大的,而且还由此导致多地出现民变,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1887年黄河郑州决口离1855年黄河改道才短短32年,晚清政府肯定对上次黄河改道的惨痛灾难记忆犹新,因此晚清对黄河郑州决口的修堵工作高度重视,在财政上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就是暂停北洋水师的军备采购,以便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治理黄河水患。
黄河决口,赈灾民堵决口,毕竟是政府责任,也是当务之急,但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在晚清政府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两重压之下,财政状况自然是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作出暂停北洋水师军备采购的选择,未必就是错误。
但是,或许因为当时的户部尚书翁同和与李鸿章不和,有意将这个暂停时间拖长了,这一暂停采购军备的结果,导致北洋水师直到甲午海战中覆灭,从此未添一舰一炮,当然是甲午战败的原因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抹黑慈禧,说她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这种话之所以广为流传,说明还是有很多人相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国民性基础,那就是人们喜欢把问题简单化。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归咎于晚清政府的腐败,就是一个典型的表现。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能够自圆其说,甚至不惜无中生有地编造事实。
有人说过,当你手中只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往往会把一切问题都看成钉子。即使它不是钉子,你也偏偏要说它就是钉子,然后一锤子砸下去。这种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一根筋。这种思维上的一根筋,本质上来说,或是因为思辨能力的缺失,或是因为思维的懒惰。
因为我们痛恨腐败,我们喜欢偏执地认为,腐败是万恶之源。那么,我们就会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为腐败。鸦片战争失败,因为腐败。甲午战争失败,因为腐败。即使人家没有腐败,为了证明自己的腐败论是正确的,编也要编出他搞腐败的事来。历史要是这样搞,那就太没意思了。
如果要是对于历史人物的不了解,以讹传讹说慈禧挪用军费修颐和园,那还只能说是无知。如果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腐败祸国论的正确性,而有意编造慈禧为修颐和园而挪用军费导致北洋水师惨败,那就可以说是无耻了。为了骂慈禧而抹黑慈禧,看起来振振有词,好像比慈禧高尚似的,其实内心很是阴暗,也很无聊。更重要的是,这种一根筋式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看不清历史真相,当然也就谈不上反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