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元三月正月,大汉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刘启逝世。甲子(前141年3月9日),太子刘彻即皇帝位,君临天下,史称“汉武帝”。汉武帝刘彻一生功绩卓著,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深远而复杂。政治上,为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时刻将皇权握在自己的手中。

为防止地方势力过强,颁行推恩令,来加强中央集权。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培育人才。外交方面除了匈奴坚决打击外,汉武帝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经济等方面,汉武帝都突显出了,他的雄才大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因为汉武帝过于崇信方术,多年来又兼以穷兵黩武,所以一度引发了统治危机。晚年时期,又爆发了巫蛊之祸,之后在对外扩张时,又遭受重创,无奈颁布《轮台诏》。最终于后元二年,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死后葬于茂陵。汉武帝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同时他统治的汉朝,也是最辉煌,最巅峰的时期。

究其一生,汉武帝的光荣不仅是个人魅力的极致体现,更是几代人力量积蓄的爆发。汉武帝即位,比起高祖时期的一穷二白,要幸福很多了。汉王朝经历了60年的休养生息,在此期间又经历了“文景之治”的高速发展。此时此刻的大汉王朝就如同一支含苞待放的花蕊,刚好在武帝时期开花绽放,香飘四溢。

熟悉汉朝的人都知道,汉朝开国之后,汉朝百姓常年遭受少数民族匈奴的欺负。汉室也尝尝会用女人去换取短暂的和平,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一切都开始改变了。国力强盛,是汉武帝伟业开创的首要前提。话说,汉朝国力虽然强盛,但是也经不起年年打仗,打仗的实质是什么?打仗的实质是国力的耗费,代价是民生的凋敝。

汉武帝总共就在54年,从元光二年到征和三年,整整打了44年。所以也有后人评价说,汉武帝就是个败家子,把汉朝几十年的家底,都打没了。这就话确实没有问题,汉朝确实是因为汉武帝的穷兵默武,走上了独木桥。但是问题是汉武帝年年打仗花的到底是谁的钱?有人可能要说了,国家打仗当然是花国库里面的钱了。正确也不完全正确,如果在此期间国库里面的钱,花完了又花的是谁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朝有两个机构,是专门收钱的机构。一个叫做少府,少府收的钱主要来源于山林池泽,因为山林池泽的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不是很大。所以少府收上来的钱,一般就是专供皇室开销,其实就是皇帝的小金库。还有一个机构叫做大司农,这个部门的收入主要源于田赋,占比很大。所以这些钱用来冲进国库,用于国家开支。

但是多少钱,也不够我们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花费,汉武帝连年的对外扩张,军费浩繁。所以一度造成了财政手头有点紧的局面,政府庞大的支出,如此窘境,该如何是好呢?想要多加田税,但是早就制定好的三十分之一的定额,又不好轻易变更。所以这个时候,对外扩张的钱,一部分都是汉武帝自己给自己慷慨解囊。把皇室的私款捐给了政府,用于政府开支。

少府的钱都来源于山林池泽,有句话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皇帝的,更何况山川林地。因为这些资源都是民间自主经营,而山林池泽主要生产的就是盐和铁,通过煮盐炼铁,很多百姓都曾从中获取了巨额财产。但是守着这么大一块资源的百姓,并不想将这些获利捐给汉武帝。所以就应运而生了汉武帝对经济方面的种种政策。重要资源开发收回国有,山海池泽民间百姓一律不准触碰。这便是汉武帝时期所谓的“盐铁政策”。

盐铁经营权的收归国有,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从此之后,汉武帝再也不用担心打仗没有钱了。还好人家有私房钱,不然打到一半没钱,岂不是很尴尬!总结,汉武帝打了一辈子的仗,不仅花了爷爷、爸爸攒了好多年的钱,还花了财政收入,以及自己挣得私房钱。

汉武帝:卫爱卿,我看见经费在燃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