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名作《破阵子》要被移除课本?网友:这七个字是“罪魁祸首”
中小学课本中,有一首诗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也在网上引起了一阵关于这首诗是否应该继续保留在中小学教材中的热潮,人们甚至在网上举行了投票,那么引起这么大争议的诗到底是哪首呢?它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为什么这首诗会引发这么多网友的热议呢?原来,主要是这首词中的那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被一些人认为是对古人“愚忠”的体现,这七个字被网友误以为是为了君王去了却天下事的意思,是一种愚昧的忠心,不利于引导中小学生对于忠心的正确理解,如果这首诗真的要被移出课本,这七个字恐怕就是罪魁祸首了。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真正的意思吧。
整首诗的含义大概是:喝醉了趁着油灯观看宝剑,梦中仿佛回到了当年响起号角声的时候。把烤好的肉分发下去,雄壮的军乐在塞外响起。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很快,弓箭离弦的时候像雷霆一般震耳。一心想要替君主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赢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已经满头白发了。
这首诗的宗旨其实只指作者回想起抵抗金兵时的景象,对自己不能收复中原的悲愤,以及自己已经年老但是理想没有完成无奈。那句”了却君王天下事”其实应该和下一句“赢得生前身后名”联系在一起分析,是如果统一中原,既是解决了君王心愿,也是完成了天下人的心愿,同时也可以为自己赢得身前身后的荣誉。
辛弃疾为什么会有这种雄心壮志呢?这就要从辛弃疾从小的经历和家庭的影响来说明了,辛弃疾的祖父是金朝亳州某个县的县令,从小就向辛弃疾灌输抗金复宋的观念,也经常带着辛弃疾去各地游历,辛弃疾从小就亲眼目睹了很多人迫于战乱,民不聊生的场景,这也为了以后他的爱国情怀和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奠定了基础。辛弃疾仕途的多舛也为这首诗的赢得生前身后名解释了原因,怀才不遇,空有壮志却年老无力完成的无奈与苦涩。
而网友们对于这七个字的理解仅仅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以及直翻,并没有联系到全文的整体宗旨与含义,古人对于感情的抒发并不一定就是只指一层含义,有时候会借对一个事物的感情来暗含自己对另一个事物的感情,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理解这首词,作者将君王事与天下事并列,明面上是指表示自己对完成君王事的雄心,其实暗暗指的却是自己对于完成天下人共同的心愿——统一中原的壮志表达,那些要求将这首词移除课本,以及进行投票的人很显然是对这首词的这七个字进行了断章取义,完全没有真正明白这首词的真正含义。甚至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亵渎,这样的例子并不是少数,冷门诗人李商隐,词语堆砌李清照,做作仿古李白等,完全就是不懂诗却偏偏要来强行理解的笑话。
因此,网上对于这七个字的理解完全就是狭隘的,不准确的,居然引发了这首词移出课文的热潮与讨论,如果这首词真的被移出了课本,这七个字的狭隘理解完全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