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日晚,中芯国际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中芯国际有意在这次上市中募资200亿元。

6月2日,中国信科、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分别认领中芯国际的20亿、5亿元股份,那么一直被寄予厚望的中芯国际真的能改变中国目前芯片落后的局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芯国际的发展史:在美国和台积电的打压下艰难生存

中芯国际现在在国际上拥有很强的实力,是仅次于台积电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制造企业。

回到2000年,当时台积电的大佬张汝京冲破重重阻拦在一穷二白的上海张江成立了中芯国际,彼时的中芯国际还只是一个小工厂。

为什么会在上海设厂,香港不是更好吗?

张汝京的最初设想里,香港的确是最佳的办厂地点,不仅可以规避美国的制裁,而且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当时香港政府以及投资商都非常支持。

有了工厂的选址,张汝京还想要一块地给员工盖个宿舍,此举被香港的一些房地产商人认为是炒地皮的行为,遭到了房地产商人的强烈抵制。

万般无奈之下,张汝京只好退而求其次来到上海设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张汝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位华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第三号人物”成功带领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美国上市,一时间中芯国际成为当时的风云企业。

所谓树大招风,中芯国际的强势发展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以及台积电的强烈打压。

2001年,中芯国际建立的第二年,美国政府便想方设法利用《瓦森纳协议》对中芯国际进行技术封锁。

以基督教徒身份进行四处游说的张汝京费了就九牛二虎之力,才让中芯国际勉强拿到了想要的技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中芯国际没想到的是,最致命的打击是来自张汝京的老东家台积电的打压。

台积电在中芯国际成立以来,一直就以侵害专利、盗取商业机密为由多次对中芯国际进行起诉,在应付台积电的起诉中耗费了中芯国际太多的精力。

以致于中芯国际那几年的盈利一直是负数,但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2009年,持续了6年之久的与台积电的诉讼纠纷最终以中芯国际的败诉而告终。

最终中芯国际不仅被迫接受2亿美元的赔偿,还必须接受台积电的附加条件,就是张汝京必须辞职。

张汝京离开了他一手创建的中芯国际,接任他的是王宁国,被寄予厚望的王宁国没能挽救中芯国际不断亏损的局面,两年后匆匆卸任。

千呼万唤始出来,同属于台积电元老的邱慈云接手了中芯国际的烂摊子,终于在2012年使得中芯国际扭亏为盈。

尤其是在2015-2016年台积电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中芯国际依然能保持高速增长,这可让中芯国际好好出了口恶气。

2017年邱慈云因个人原因卸去CEO的职务,此后在梁孟松的带领下,中芯国际迅速地从28nm的芯片跨越到14nm的芯片,并且于2019年实现了14nm芯片的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月12日,中芯国际国内首条14纳米生产线投产,预计月产3.5万片。

二、台积电第一,中芯国际第三,第一与第三之间差距究竟有多大?

对于台积电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给中芯国际使绊子穿小鞋上,但是台积电这样一家曾经差点让中芯国际倒闭的企业究竟有多强呢?

中芯国际是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制造企业,那么台积电就是毫无疑问的龙头老大,并且这个第一与第三之间的差距并非外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仅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台积电2019的全球占有率为57.3%,而第三大的中芯国际只有5.01%的市场占有率,这一项对比台积电就是中芯国际的10倍之多。

至于收入方面,台积电的全年收入为357亿美元,而中芯国际只有31.24亿美元,这一项对比台积电同样是中芯国际的10倍之多。

从客户对比方面,台电的客户是类似于苹果这样的大公司,而在中芯国际的客户中似乎没有特别出名的。

在最为关键的技术层面,台积电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生产5nm芯片的的企业,这一点甚至连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都要甘拜下风。

而中芯国际正从14nm转向7nm芯片的攻坚中,7nm芯片的成功率还有待提高,作为对比的是台积电在2016年已经实现10nm芯片量产,2018年已经实现7nm芯片量产。

换言之,7nm芯片的生产已经是台积电看不上的东西了,但是中芯国际目前还没有完全攻克,这样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

好在中芯国际目前的管理层并没有盲目自大,一直在研发上加大投入,紧紧地追赶在台积电后面。

三、中芯国际的强势介入真的能破解华为目前的困局吗?

中芯国际日前的200亿大手笔融资,被业界认为是对华为芯片采购业务变化的一个回应。

在刚过去不久的5月,美国全面升级了对华为的制裁,在有美国设计以及技术的企业向华为销售芯片时,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许可。

此前华为最大的芯片合作商是台积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两者之间的合作都保持一种良好的局面。

但是在美国日益日益严格的禁令中,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无疑需要重新考量。

在这种背景下,华为不得不重新考虑新的合作伙伴,于是乎中芯国际进入了华为的视野。

事实上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华为已经将部分订单转给中芯国际了,两者之前的合作也是非常愉快。

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任正非具有先见之明,对美国的全面制裁早有预料。

话说回来,选择中芯国际作为新的合作伙伴,真的打破目前的困局吗?

恐怕并非那么容易。中芯国际的背后虽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但是中芯国际的技术上还有美国技术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美国的禁令同样也将中芯国际有效,一旦中芯国际与华为进行全面的合作,美国便会转而对中芯国际进行制裁。

那么中芯国际能在美国的制裁下撑多久呢?

可以通过华为和中芯国际的营收略窥一二,华为2019年全年营收为8588亿元,中芯国际全年营收只有31.24亿美元,还不到300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华为在美国的制裁下尚且举步维艰,中芯国际的表现想必比华为更差。

就算躲过了美国的制裁,中芯国际生产的东西真的能满足华为的要求吗?

中芯国际目前的主体业务是14nm的芯片,华为在使用14nm的芯片之后无疑会在性能上自己的老对手拉开好几个档次。

这是一个很影响用户体验的东西,无疑会对华为的营收产生巨大的影响。

另外中芯国际的7nm芯片成功率不高主要是拿不到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而这项技术是掌握在荷兰人手中的,因为《瓦森纳协定》的缘故,中芯国际想要拿到这项技术是十分困难的。

目前的中芯国际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埋头自主研发7nm甚至是5nm的芯片,早日在上游设备和原材料上取代欧美的一些国家,才能打破目前的困局。

结语

张汝京曾经说过:“遇到什么困难,没关系,克服。遇到什么挫折,挺过去,然后东山再起,再做。”

虽然困难,但是中芯国际一直在前进的路上,不久前成立的中芯南方已经达到了每月6,000片14纳米晶圆的产能,未来将致力于生产14纳米以下的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