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画的传统源流长久深远,它的精神源头,可以追溯至老庄与儒家的哲学。老子知白守黑以及“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观念,儒家“达则兼济天下,退而独善其身”的哲学,对于文人画注重主观写意和个性表现的强调,都有着根源性的重大影响。

一般说来,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成熟期在宋、元时代,而其滥觞期却要从魏晋的文化启蒙意识说起。魏晋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佛学大兴,玄风盛行。士人们崇尚老庄,从玄理清谈中寻求精神解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代名画《秋山萧寺图》局部

当时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以玄谈相标榜,饮酒啸傲于林泉之间,以放诞的行为方式标示出这一时期文人的特征。

在文学艺术上,当时的文人和画术则表现出崇尚平淡、萧散和蕴藉的倾向,在许多艺术门类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陶渊明之诗、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都出于这一时期。

施云翔国画:高山泉韵

从绘画史的角度看,顾恺之可说是成就突出的最早的文人画家,他不仅对传统绘画技法的成熟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绘画理论框架的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人们对于文人画内在精神内涵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其外在形式的关注,而文人画家们自己则更倾向于相信,只有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技巧时,才能更充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也就是说,他们相信在绘画中,形式就是内容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赵孟頫《双松平远图》局部

因此,对于前辈大师绘画技巧的学习,往往就成了文人画家们切入绘画艺术核心的突破口,甚或是引发新的技巧、创造新的形式的契机。

中国文人画传统中一直存在的这种学习方式,在最近几十年来常常遭到一些并不深知艺术者的嘲笑,他们并不懂得,艺术创造的最大启迪往往来自艺术本身,除非一个人没有祖先,否则,他何以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他何以能对抚育他的文化传统漠然视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