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言说,“黄河宁,天下平”。

济南行政中心要迁黄河北,虽是一时谣言,却不免有几分孩子“踮起脚尖扒窗台”的期盼与彷徨。

5月初的市级两会,在服从服务全国全省大局的背景下,青岛明确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济南则明确“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省内的“中心城市”PK,不知何去何从。

同样,新晋成为中国第五大区域经济战略的黄河,也在悄悄对标长江、珠海,在“宁”与“平”的步调中,试水千年大计。

济南,能从中悟出什么?

黄河中心城市,“平火”炖出来,到底香不香?

这次的黄河战略,与过去不一样

5月18日,全国两会前夕,山东举行第二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

会上定调:山东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这个国家战略,是新晋成为中国第五大经济发展战略的黄河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中央召集黄河流域9省一把手汇聚到郑州会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自然、环境、水利四部委一起开会,定了这个新目标。

原话是这样: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用行政措施解决生态问题,是过去治黄的传统手段,单一谋划的区域战略,不足以解决黄河“九龙治水”的难题。

这次的黄河战略,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战略总领黄河9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新旧动能转换等区域战略,则可以通盘统筹。

字面上看,这次黄河新战略的顶层设计,聚焦黄河小环境改善,却旨在通过调整、升级黄河流域的产业“体质”,带动黄河区域大“环境”升级,用提“体质”,促“面貌”,这是治本。

围绕黄河制定省市发展规划,山东其实是先行者,随着周边省份的区域竞争加剧,黄河新战略对区域拉动的现实意义,也越来越强。

当下,济南 “中心城市”PK、“省会战略”深化、“GDP冲万亿”等目标频频提出,正等着国家顶层设计给提提速。

过去20年,北方城市的发展宿命,往往聚焦于赶一轮战略红利,实现政策倾斜或是转移支付。至于经济社会如何通过战略转型“强身健体”,却少解。

身为黄河下游区域最大、工业布局最发达的城市,济南要做到“内圣外王”,其实从不缺政策拉动,欠缺的一直是强健“产业”体魄。

新黄河战略,恰好给了山东一个做强省会,给济南一个 “锻炼身体”的恰当目标。

有人说,从黄蓝战略始,山东与黄河各种战略结缘,已不止10年了。不稀罕了。

但这次不一样,升格的黄河不一样了。

济南用什么产业切口承接新战略?

从黄河战略遥望长江,半年多前,长江流域也举行过一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作为经济指标、产业维度都高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前三位的经济区,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解决产业发展的协同问题。

这次会议指出:

“各个地区、每个城市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譬如长江地区“某谷”的千亿产业集群,除了几大央企集聚高新区,形成产值高地外,彼此之间产业协同极少,这样的“优势”,就谈不上高质量。

济南的“十大千亿产业”,青岛、西安、郑州等北方城市,其实也制定了类似方向、类似产业的发展目标。

如果说长江经济带比黄河经济带“先行一步”的话,那么,当下济南、西安、郑州等城市当下要想从产业发展解题黄河新战略,就一定要有所特色,和而不同。单纯追求上新、造新,追数值,不如找对产业切口,“量身定做”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

亚当·斯密曾把市场经济比喻为看不见的手,但中国的北方经济,却长期在看得见的“手”中成长。

一些文章分析指出,黄河流域的9省中,有7个省份发展,长期依靠以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为政策工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核心支柱产业仍然是以能源重化工为主,这样的经济发展今天注定面临着思想观念、创新资本、产业生态、高端人才、营商环境等诸多制约因素,整个经济体质“亚健康”。

山东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也不例外。以济南为例,近几年受制于营商、人居环境,薪酬福利、产业瓶颈等多个方面,面临着巨大的产业和城市竞争压力,高端人才、技术劳动力、产业资本等关键要素“孔雀东南飞”的态势愈演愈烈,这也是济南的“心结”。

传统政策工具和手段难以有效解决,新的黄河战略切入点,势必在产业转型的工具下转变。

在《从锈带到智带的经济奇迹》一书中,美国传统产业升级时面临的阵痛与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改观,是当前黄河流域重化工业为主的流域产业带发展的一面镜子。

济南当初发展的“十大千亿产业”,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重点其实应该在后半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字经济的价值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疫情倒逼传统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改造传统业务流程,一定程度打破转型中面临的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等僵局,加快实现转型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压舱中国各类经济体。

而从网络强国、大数据战略,区块链发展,再到数字中国建设,新基建推进,国家的产业思路与改造工具,其实再明白不过了。

坐拥全国软件名城头衔和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产业基地,济南与全国任何中心城市比,都不缺这样的工具。

甚至与整个黄河流域城市比,济南还是率先感受到“普罗米修斯”数字火种的“尝鲜”者。

这样的数字化工具优势,济南过去用好了么,未来怎么用更好,才能在黄河新战略中发挥作用,赋能全流域产业转型升级?

这些问题,现在赶紧想清楚。

九省争黄河中心城市,济南区域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

国家其实对黄河9省有着很清晰的功能定位:

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聚焦济南争创黄河中心城市这个“小目标”。济南争做黄河中心城市,能与济南竞争的,有郑州、西安两大“劲敌”。如果黄河中心城市只有一个,那济南怎么发展数字产业,能够带动整个流域的“龙头”,这是个更聚焦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想赢得黄河中心城市的地位,应当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譬如下面两张图表:

山东在信息社会发展方面,位居黄河九省首位。

2015年,青海、甘肃等省份先后出台了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相关产业规划,但是由于创新要素不丰富、创新生态不健全、规划构想不落地,没能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起来。

济南呢,从软件名城出发,这两年先后拿下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北方中心、工业互联网国家二级解析节点等“国字号”工程,“智慧泉城”成为全国智慧城市示范工程,数字政府服务已基本实现全省“一朵云”,实现“一网通办”,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影响力,已经在全国“二次”叫响,完全具备了向中西部省份输出自身数字产业技术框架、发展模式、治理样板的时候了。

南方的经验学得再好,不如叫响自己的品牌。

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

过去顶层设计从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刺激经济的那只看得见的手,已成为现代治理的高效工具。在济南,传统水、电、煤炭、石油等生产要素的使用与交易集散地,如今也开始转型,成为各类数据资源汇聚的国家节点。

从这个大道理上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的龙头带动作用。甚至,从产业到区域,我们能够梳理出黄河中心城市有别于其它传统经济明星类中心城市对沿河城市群贡献的特殊价值:

最近,还有专家提出,实施黄河数据带战略,构建黄河大数据中心。这一点,济南正好踩在了新战略的第一个“节奏点”上。

而济南至少还可以做以下几件事,当好流域“龙头”:

1、 打造北方的创新走廊,起点在济南;

2、 推动北方数据要素的汇聚应用,从西电东送,到西数东送,终点在济南;

3、 构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合点,交通与信息化“枢纽”在济南;

4、 实现北方传统产业与数字化深入融合,转型升级,协同创新,示范在济南。

结 尾

选对赛道,找准产业发挥作用的“切口”,才能在区域发展上加速跑;从自身过得好,到对外输出发展模式、知识产权,技术架构,为国家解题“黄河宁,天下平”,才能真正成为产业龙头、区域中心。

至于济南能否实现黄河中心城市的目标,笔者认为,通过数字化创新“强身健体”、“内圣外王”,任何外在的加冕,都是随之而来的了。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