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天空永远那么蓝,阳光也总是灿烂。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网络却有我们最真实的模样近些年,一组记录70后80后童年场景的摄影作品红遍全网,快来找找有没有你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眼保健操的时候偷偷睁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日的午后大口地喝冰凉的橘子汽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脸上涂上鲜艳的胭脂参加儿童节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扮成小动物玩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学后,趴在家门口的椅子上写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骑小三轮车去离家不远的小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着玩具枪打仗,身边是熟悉的熊猫垃圾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蘸满墨汁的毛笔勾出一只奔腾的小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室的墙上,张贴着“我们都爱小红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天到,一起挤进小卡车的后车厢出去郊游;这些没有比划剪刀手的质朴生活场景,唤起了70后、80后对纯真年代的记忆。可大家都不知道谁是摄影师。摄影师秋山亮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1月,一条摄制组在东京采访到了这位拍摄了中国小朋友的摄影师秋山亮二。与东松照明、森山大道、荒木经惟等一代日本摄影师一样,秋山亮二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崛起于战后五六十年代。1974年,他们的作品曾一起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新日本摄影”展览中展出。1982年前后,秋山亮二接到了“拍摄中国小朋友”的项目。于是前后五次来到中国,拍下了近8000张彩色照片,整理出版成《你好小朋友》摄影集。秋山说:“看到孩子就看到希望!”摄影师秋山亮二,今年77岁了。他与太太、女儿住在东京市郊的一栋和风小别墅里。父亲秋山青瓷是个职业摄影师,从小家中就有许多照相机,受父亲的影响,秋山亮二从学生时代也开始自己拍照。大学毕业后秋山进入美联社做摄影记者,一年后跳槽去《朝日新闻》,工作两年后却渐渐感觉自己不适合在机构里工作,更想拍摄自己想拍的内容,在23、24岁辞了职,自由摄影师的职业,一做超过了半个世纪。1982年,一家当时在日本卖摄影器材的大公司想在中国开拓业务,找到秋山去中国拍摄一组中国小朋友的照片,想制作成年历做宣传。1983年版《你好小朋友》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拍照对象是小朋友,40岁的秋山很乐意,家中正好有念小学的一双儿女,“不论在日本还是中国,背负着未来的就是小朋友们啊!”为了拍摄中国小朋友,秋山前前后后去五次中国,每次两到三周的时间,不仅走遍了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主要大城市,南边还到了海南岛,北边去了内蒙古、新疆,在80年代初的条件下,进行了一场相当奢侈的旅行。照片越拍越多,便做成了摄影集,取名就叫《你好小朋友》,还送去中国的各个少年宫。秋山对人物、对城市的捕捉正是“街头纪实”风格。这种平面摄影风格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日本摄影界占据着强势的地位。练习民族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宫的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拍摄中国小朋友前,秋山拍了一组东京小朋友们的黑白照片。东京的小朋友们过着很忙碌的生活,每天上完学还要去补习班,回到家中还要写作业,看上去比大人们还没精神。这组照片,秋山取名叫做“不愉快的小朋友”。到了中国,他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光景,中国的小朋友们,都各自拼命努力地在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空中练杂技的上海杂技团少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借书摊另一件让秋山惊奇的东西是借书摊,马路边上支起的小摊铺上琳琅满目摆着杂志、小画册,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借着看。不止是大人,许多小朋友都会去借书,就在路边看起来。“中国果然是一个文字的国家啊,小朋友们都爱读书,真拼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少年宫集合的小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的少女大城市和小乡村里的小朋友秋山的整个拍摄得到了一位名叫齐藤的日本先生的照顾,齐藤的身份也有很有意思,在国共内战的时候,齐藤还参加过解放军,当时的战友们也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各地的领导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日本小朋友写书法的小学生齐藤先生通过这些关系联络到了中国摄影协会的各地分部,哈尔滨分部,上海分部等等,方方面面便带秋山安排好了。周到的安排却也有让秋山深感困扰的地方:“摄影协会收到了通知说从日本来的秋山先生要来拍照,常常为我准备好小朋友。小朋友的父母们会特地给他们穿上好看的衣服,还会给化化妆、涂涂口红什么的。”“虽然这待遇让我很开心,但就自身而言,还是想拍小朋友们没有太多修饰,自然的样子。趁着大人们不注意,我会偷偷把他们的口红给抹掉(笑)。”走遍了上海、北京、大连、广州、苏州、昆明等等大城市:“果然城市的孩子是经过洗礼的,我背了大大小小许多相机,很多小朋友,直接从我面前走过,一点都不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海里游泳的小朋友整个行程最为难得的是在30多年前,秋山去到了许多外国人不怎么有机会能去到的地方:去到了海南岛,端着椰子、穿着泳衣、开怀大笑的小朋友,有一种夏威夷一样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内蒙古,秋山拍下了下雪的样子。虽然之前的路途中,中国司机走雪地不用防滑链,让他心惊胆战了一路。到了乡下的许多小地方,在那个拍照不普及的年代,背着两三台相机的秋山便会显得特别扎眼,“周围经常聚集起来很多的小朋友们,他们会好奇这个叔叔在做什么, 我大概就像外星人一样的存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节前夕正在彩排的小学生作为一个不会中文、没有在中国居住过的外国人,问起秋山先生是怎样捕捉那个时代的细节,那些小朋友的动作神情?“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会笑着和他们搭话,教他们日本小朋友的游戏,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份子。然后在小朋友们没注意到的时候很快地把照片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聊起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秋山指着摄影集的封面,开玩笑说:“就这次拍摄呀,我差点要被警察抓起来了!”“在新疆吐鲁番,水果很好吃的地方拍的。当时在市场的摊位上拍西瓜,旁边有很几个可爱的小朋友,比起市场的环境,便想去好看的大自然里拍照,于是拜托同行的翻译叫来了小朋友们,一起坐上小巴去了个景致很好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照片拍了大约不到1个小时,回到了市场上,然后就不好了,小朋友们的父母们都聚集过来了,说我诱拐了他们的小孩。”“赶紧向大家道歉,通过翻译和大家说明是去拍照的,当时也用拍立得拍了照,把照片给了小朋友们,大家也都很快理解了。““真的是做了很大胆的事情啊!只有这些照片是这样特意去找了场地拍摄的,真是一组好照片呀!“吃辣面条的小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验最市民、最鲜活的中国生活秋山翻着影集,看到一张面容表情有些“狰狞“的小朋友:“时隔许久我在整理这些照片的时候,发现这张露出“面条好辣呀”的表情,之后后面还拍了十几张照,但看起来面条就没有这么辣。其实我那个时候也吃了这个面,真的超级辣。所以在照片旁就写下了这样的说明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极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洗头发的女孩子。聊起对中国的印象,秋山的感受很朴素很琐碎,却又充满了喜气:中国的菜很好吃;在有些小地方遇到饭馆的杯子不干净,翻译会卖力地给他擦;坐飞机机舱里有苍蝇,空姐会锲而不舍地追着打;抵达北京之后的啤酒都是用壶装的,喝起来格外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宫博物馆前的父子俩拍摄了北京的这个小朋友和他爸爸之后,秋山还自己去买了一样的军装大衣,结果发现,淋了雨之后,衣服重得穿不起来。他用着真实、温情又顽皮的感官感受到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不久的一个市井的、鲜活的中国。拍摄下中国小朋友的禄来相机照片的质量和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秋山在那个时候拍照使用的照相机是禄来相机(Rolleiflex)。

对比现在可以拍几千张的数码照相机,那时候的一卷胶卷只能拍12张照片,一下子就拍完了,需要更换胶卷。“我来一次中国要带200卷以上的胶卷。在20kg的行李箱里塞得满满的,来一次就会用完一整箱,拍摄的一路都要拖着行李箱。”

谈到拍摄中国小朋友的照片数量,秋山记不清了具体数量,估摸着拍摄了有600到700版照片。所以乘12张,达到了8000张左右。“但拍出好的照片和拍了多少张是没关系的呢。”“现在的数码相机会带来过度拍摄,随意按快门会导致前期的观察不到位。我很抵触这种即兴的大量拍摄,照相拍的是瞬间,为捕捉那一瞬间前期要做很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