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时长约5分钟

01

昨天下午人大闭幕后的记者发布会上,总理说了一句话: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之后很多人就觉得,中国穷人好多啊,居然有6亿人一个月连1000块都挣不到,咱们过去是不是太高估自己了?

要我说,总理这句话的意思被很多人曲解了,总理说的是中国有6亿人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可没说上班的人里有6亿人月均收入低于1000元。

什么意思呢?老人、孩子都包含在这6亿人里了。

中国的14亿人口中,包括了2.5亿不满16周岁的孩子、2.5亿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这两部分人口加一起就5亿了;

另外,中国还有6亿多的农民...

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是不是觉得中国有6亿人月均收入不足1000元就不那么震撼了?

02

对于上班族的真实收入状况,我觉得之前CNNIC报告统计的网民收入数据参考价值很高,给你们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说,上班族月收入中位数在3、5千元左右。

对上班族而言,这个数据相对客观些,但它也不该成为大部分人衡量自己收入的标准。

举个例子,你在北京一个月挣3000块,确实超过全国80%的人了,但你能生活下去吗?这个收入水平恐怕连租房都不够吧。

我在上篇文章“”里就给你们算过帐了,想在一线城市扎根,如果没有父母支援,家庭月收入至少要达到4、5万左右。

确实中国有很多人一个月连几千块都挣不到,不过他们的生活圈子和你是不同的,因此你也不该和他们对比。

但如果你硬要对比收入的话,那我觉得你应该和你身边的朋友们对比,有句话我非常认可:“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所以如果你的收入超过了你最常接触的朋友们,那就说明你算比较上进的了。

03

最后说下,对于网上动不动就对比收入的风气,我个人是不支持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大环境下,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和阶层高低不直接挂钩了,对比收入除了增加焦虑外,一点意义都没有。

好比家境不同的两个人,同样在北京一年挣20万,你能说他俩处于同一阶层吗?

有的人可能家里有几千万资产,只是把工资当成零花钱;而有的人却要靠工资买房、养家...

对于前者,也许他就不想奋斗,工作不过是找个事情打发时间罢了;对于后者,努力工作摆脱现状,却成了他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

所以说,与其闲的蛋疼在网上比来比去,增加自己的烦恼,还不如多想想自己怎么能在原本的阶层上过得更好些、以及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每个人思考的。

今天就聊到这里,喜欢的朋友点拨关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