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初中课本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十三岁的际遇》——作者田晓菲,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我至今印象深刻,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没有什么使我停留
——除了目的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
我是不系之舟

上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开始破格录取一些天才儿童,提前进入大学深造,后来还引发了一股“神童热”。

而其中,有一个叫做田晓菲的女孩,13岁便被北大录取,几年后又留美深造。

却在学成时,选择更改国籍留在美国。

还嫁给了一个美国老头,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考入北大,这是国内无数高中生的理想。

作为国内顶尖大学,北大堪称真正的象牙塔,寒门学子能考入北大更是凤毛麟角。

笔者曾看到河北一名寒门女孩考入北大后所写的感想,里面有这样的话语,“我印象当中只有三次失眠,一次是知道高考分数的那天,一次是知道录取结果的那天,另外一次就是看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

考入北京,意味着能享受到中国最顶级大学的教育资源,不出重大意外都会有美好的前途。

可我们发现,也有人能轻易考入北大,他们智力超过同龄人很多。

有人说过,北大从不缺天才,可他们最终的决定又令人很不解。

1971年,田晓菲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

因此,田晓菲小时候就受父母熏陶,开始接触诗歌创作,文字积累越来越多。

在她小学时,就曾出版过诗集。

后来又结识圈内名人,获得很多人的称赞。

甚至很多当时的知名作家,都与田晓菲素有来往。

田晓菲13岁时,因出版物众多,文学造诣高而被北大发掘。

最终,她被破格录取。

13岁,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还属于懵懂的少年时期,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享受着父母的宠爱,说白了,还是个孩子,离北大遥不可及。

而田晓菲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13岁的田晓菲就读于天津13中,因为诗歌创作获奖并结集出版,被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破格录取。

13岁读北大,对常人来说,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别的孩子这个年纪刚刚升入初中,这个年龄一度破了北大最小新生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大的学习的那几年,田晓菲依然展示出惊人的才华。

在她16岁,北大建校90周年时,她为北大创作的《十三岁的际遇》一文,甚至被选入了中学教材。

其中有一句:“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

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更是被很多学子记在心中,当做勉励自己的标语。

在北大读书的同时,田晓菲也结识到了同为天才作家的查海生,也就是诗人海子。

当时的海子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哲学,同为少年天才作家,在海子看过田晓菲的诗以后,对她说:“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

此后,两人在文学上也成了很好的朋友,经常讨论诗歌。

但三年后,田晓菲得知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

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打击,还因此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无法接受偶像陨落的田晓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无法创作。

对于她来说,海子不仅是自己的偶像,更是亲切鼓励自己,支持自己创作的前辈。

或许是为了弄清海子放弃生命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找寻人生的价值,田晓菲选择了出国深造。

2年后,她获得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1998年,在田晓菲27岁时,她获得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就在人们以为田晓菲已经学有所成,理应回国效力,或是回母校任教,或是从事文学研究的时候。

28岁的田晓菲,这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外国老头——她的导师,已经53岁的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宇文所安)。

这不仅是“师生恋”,更是跨越年龄的“禁忌之恋”,她的这一行为彻底点燃了人们的八卦之火。

当然也不乏对她的声讨,尤其是在她加入美国籍之后,声讨她的声音就更多了。

她的老公是一个非常爱好中国文化的老头,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宇文所安,而田晓菲嫁给老公之后就转为美国国籍了,而且还换了一个和老公同姓的名字叫宇文秋水。

平时和自己的丈夫一起研究中国的古诗词,还翻译了不少中国的古诗词。

而在2018年唐奖汉学奖还落到了田晓菲的老公身上。

但是田晓菲自己结婚后却没有太多的产出,不但是作品没有产出,而且也没有子女!

前段时间采访就看到她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而且整个人看起来比较憔悴,正常来说不用干体力活,而且收入高,在美国福利好,应该保养得很好,但是看到她的样子却像已经60岁的样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介绍一下宇文所安,作为美国著名的的汉学家,近几年在国内学界风头渐盛,基本周围研究中文的朋友都有读过他的著作。

然而对于他和夫人田晓菲的批评也一直不断,不少批评者认为这种现象是出于国内学界的媚外心理,宇文的研究并无深度和新意。
有人评价宇文所安的水平超过叶嘉莹和顾随。

说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文本无比扎实,细读到位,学科视野开阔,又没有中国诗评家捧一个打一个的习惯。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已做通了,上起先秦下迨晚清,各种文本信手拈来。

国内顶尖学者也不过如此。

要说考据上的小问题当然是有的,但是谁敢保证国内的知名学者就没有问题?

还有人评价说不要因为他的书存在错误就怀疑他的水平,因为现在学者书里的错误到处都是,宇文所安的错误算少的!

何况人家一外国人,学个啥不好,学个这个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屑一顾的专业,人家图个啥?

翻译那么多中国古诗,非常非常难的好不好?

你抱着杜甫全集校注翻译白话都能有所感触!

就更别说研究了!

压根不存在崇洋媚外,外国现在就那么几个出名了汉学家,学一学,是扩展自己的视野。

没有人看了他的书会怀疑莫砺锋、葛晓音等老师的水平。

其实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到她虽然光芒万丈,让人高山仰止,但她不怕流言蜚语,不惧冷嘲热讽。

谣言止于智者,她不畏惧任何冷言冷语,在别人眼中看来荒唐的事对她而言是理所应当。

人与人的区别如鸿沟,差别不止在于形貌,体态,还在于想法,思维,内心,我们会嫉妒她,因为她从小就享有各种优质资源和条件。

长大了学有所成,也出落的亭亭玉立,豆蔻年华就进入了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华府,而后出国留学,不到三十就成了教授。

她的前进路上几乎是一片坦途,顺利的出人意料,但是她在功成名就之后却入了美国国籍,还嫁给了一个年近六旬的美国佬,这是饱受国人诟病的一个地方。

她的我行我素,任性妄为帮她吸引了国人长篇累牍的仇恨。

其实这背后透射的是一个令国人不忍直视的问题,众多高级知识分子,青年人才留学国外后就没有回来,使得祖国花费的巨大代价都付诸东流,成了他人的嫁衣。

这给了西方大肆讥笑和讽刺我国的机会,这使得我们怒不可遏,又无可奈何。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是我国的顶尖学府,每年都有许多毕业生到国外求学,他们很多人学成之后就直接留在了国外发展,没有考虑过回国的事情,造成我国很多高端人才流失国外。

就像著名的世界级生物学家,西湖大学创办人施一公教授说的那样。

施一公教授是清华大学本科毕业,他说自己那一届的毕业生(本科)一共有2251人,其中超过1600人都选择了到美国留学,虽然没有统计过准确的数字,但是施一公知道,他们大多数人最后都留到了美国发展,没有再回到国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一公教授虽然是拿自己那一届学生举例,但是我们都知道,清华和北大毕业的学生中,很多都会选择留学,而且大多都把目的地设成了美国、英国。

据统计,清华和北大每年的毕业生中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超过30%,其中美国对他们的吸引力最大,他们学成以后不少人都留在了美国工作。

为何美国能够吸引众多留学生留在本地发展?

为何我国会成为人才流失的大国?

一直以来,我国的有识之士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话说回来,早在上个世纪留学就已经成为“热潮”了,但是那个时候留在国外的国内学者却少之又少,很大一部分学者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知识后会回到国内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涌现出一群被人们一直称赞的学者和专家,像邓稼先、钱学森等都为我国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而现在的人无论是爱国意识还是责任意识普遍都没有那个时候的人强,现代人更多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多东西都可以抛之不顾。

当然,无论是留在国内还是“外逃”国外都是个人选择,我们无权干涉。

但是同时还是希望大家能够仔细权衡一下到底什么是自己应该追求的?

什么是自己能够追求的?

人才“外逃”一直都是令人痛心的一件事情,相信国家的政策也会有进一步的调整。

关于人才“外逃”您认为原因还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