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面对美好的青春,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 ”选择自杀这种方式来解决压力和愁苦?

为何优越的社会环境,却让孩子们变得无法适应并毅然决定走向生命的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东12岁女孩留下“妈妈,我去跳海自杀了”的纸条后离家出走。当2天后发现时真的溺水身亡了。尸体是27号(今天早上)六点多发现的。经过警方查明,正是此前离家出走的女孩。通过伤情鉴定,外表没有明显外伤,符合溺水死亡的特征,初步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具体的情况还在进一步的调查当中。

悲剧一次次出现,让我的心已经不知道该怎样的悲痛,这是简单悲痛能够解决问题的吗?自杀现象的年轻化让人不可思议。这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深思?

留下字条,并离家出走

离家出走,本是不该,更何况还要想着去自杀。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可以想到:想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意味着什么?

极度的痛苦?沉重的压力?矛盾的产生?心理的抑郁?无论如何,都应该有着产生这一想法的原因。这无疑让我们不得不去想想。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发生的而有些案例,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学习的压力过重或者与家长或老师之间的矛盾。而这孩子会是那种?在没有警方的调查之前,我们不能做任何猜测。但是,任何原因都不应该是以这种方式来解决啊!

孩子逝去,我无比痛心,但孩子逝去,又让我无比恐惧。这就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吗?不应该啊。

留下字条,离家出走时的决绝,是怎样的绝望而又执念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悲剧之后的沉思与警醒意义重大

逝者已逝,无可挽回。但是,却给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提出了反思。为何这些孩子对自己的生命如此的随意?动不动就是自杀?

教育要重视生命教育

孩子的生命教育需要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进行。孩子的意识的培养在小的时候最为重要。要教会孩子,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要教会孩子在应对任何事情时的方法和底线。要明确地让孩子的意识里有哪一种“生命至上”的观念,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打击都不能用生命开玩笑。

这种教育在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能只为了学业,只为了成才而忽视了做人的根本,如果真是那样,“才”再高又有何用?

让孩子的少年和童年时光多一点自由与快乐

我感觉,我们曾经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因为社会条件的制约,无法有现在孩子这样的条件,然而正是因为那样,让我们的童年和少年少了种种沉重的压力,整天在山间地头疯狂地玩耍,没有了现在孩子重重的学业压力。

现在的孩子,从3岁的幼儿园开始,就要进入漫长的人生学业过程。家长就把一生的未来压在了孩子的稚嫩的肩上。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各种培训班排满了孩子的青春。让他们除了学习就是“兴趣”。父母一厢情愿的安排让孩子无法体会到生活的乐趣,甚至过早地厌恶了生活。从而心灰意冷,给幼小的心灵以沉重的创伤。

或许,很多孩子需要的不是吃好喝好,不是所谓的“兴趣”,而是自由自在的没有任何顾虑和过多约束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不是么?

其实,人的成长,不只是这些才能成人,即使是田间地头的摸爬也能让人的心灵变得纯洁而美好,也能让人的思维变得灵活而有创意。

让孩子的少年和童年时光多一点自由和快乐是人健康成长的重要过程,然而,现在却似乎渐行渐远。不是么?

教育方式的变化让孩子的内心过于脆弱

孩子需要呵护,孩子需要关爱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过于的呵护与关爱之下,孩子的内心如何变得坚强?有多少人真正地想过?

现在的家庭,由于孩子都比较少,所以家人含在嘴里怕化了。痛爱有加,孩子没有一点点的“成长”的机会,任何问题来了,父母帮忙解决了,而他们自己剩下的就只剩下身体的“成长”了,而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不堪一击。

我想想在以前,每个家庭的孩子多,父母根本就顾不过来,这些孩子都是自己摸滚着长大的,他们反而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他们随时的一顿打,反而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无比坚强。为什么?因为成长需要历练,成长需要机会。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孩子内心无法强大,因为有你在为他遮风挡雨,他们何须负重而行?然而,心灵的越来越脆弱却成了他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岂不痛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在不断进步,这是幸运,我们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然而,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我们不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吗?不该更多地让孩子做到坚强吗?如果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做到珍重,又谈何成为祖国的未来?不是么?

看来,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精神的追求更不可少,我们在让孩子享受的同时,成才的同时,成人更重要。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孩子的出走溺亡让我们沉痛,更让我们内心引起深思。孩子的教育不可有丝毫的轻视,朋友们,你们有何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