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四处张望、寻找,只想把自己打磨成一颗球,放哪儿都圆溜溜,不带棱角的那种。不是因为他们心理变态,而是因为他们想要更加的老成、世故。

现代社会,一个太耿直的人总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麻烦,要么被定义为“情商低”,要么就是不懂人情世故。

很多人由于不够圆滑,吃了很多亏,也白白错过了许多晋升、交友的好机会。

不要过早磨去孩子的棱角

越来越多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得“看人眼色行事”,他们急于求成,巴不得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就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恨不得立刻教会孩子怎样辨别人心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无可厚非,毕竟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少走一些弯路,少吃一些苦头。

但是,过早磨去孩子的棱角,让孩子在本该放飞自我享受天性的时候,变成人群里“成熟”的那一个,真的没问题吗?

叔本华曾提到:“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相反,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

太谙于世故的人都明白,在社会这个环境中,你的想法和举措都不能随心而动,你不属于你自己。因为,你的言行举止都需要契合大环境,你是属于群体的,属于大众的,唯独难以属于自己。

过早的懂得在人群中周旋,就会激发出潜在的“社会智慧”,你的确可以成为他人口中高情商的代表,也的确可以收获良好的口碑和人际关系,但你也会过早耗尽自己的能量。

比如,少年时期就已懂得在感知他人的反应中去说话做事,长期以往思维固化,在习惯化的带领下,盲目进入从众状态,把工具理性放大到极致,却唯独少了精神、思维方面的批判性、反思性和超越性。

惯性思维

美国堪萨斯大学商学院的游伯龙教授曾提出过“习惯领域理论(Habitual Domains)”,这个理论是指当部分信息进入并储存在大脑中,没有其他更大的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编码和储存的主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就会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遇事会采取习惯性的看法和行为。

简而言之,就是惯性思维。

个体在青年成长时期,如果思维就被固化,那么在成年之后想要改变就会更难。并且,由于思维固化,在创造力、思辨力方面能力就会更加薄弱,缺少哲学智慧,沦为工具和动物。

社会智慧,也可以被当做世俗智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立足,帮助我们取得物质性的成功。

哲学智慧,是关于个体自我内在发展的关键筹码,它能直接代表个人的思维高度和智慧。

想要在社会立足并有更好的发展,这两方面的智慧都是缺一不可的。

关于这个问题,知乎有网友这样说:“一个人如果过早的充盈世俗智慧,那么哲学智慧就无处栖身。他乍看起来在社会上混的游刃有余,其实已经丧失了洞悉更高智慧的可能性。”

这段话于我而言,感触颇多。

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才叫高贵的品质,但是浅显来说,一个人所持有的对高阶层的追求,例如对社会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又或者更高水平的人生追求,都可以被称之为高贵品质。

在我看来,叔本华这段话是想告诉大家,保持本性的关键在于追求哲学智慧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取向就是什么样的,你的思维方式也会与你的价值取向相匹配。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对社会规则的认识和利用,也是世俗智慧。

你要说世俗智慧不好吗?那也不见得,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个体的智慧再大也难以告知与人,更别提向外传播交流了。

但你要说拥有崇高的哲学智慧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吗?

那也不大可能,毕竟谁的智慧不是智慧呢?你不跟人交流比对,怎么能知道自己是聪慧还是愚钝?

希望大家可以平衡好这两种智慧的关系,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