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题目录

(主持人/本刊记者 王玉)

  • SAP对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物流发展建议——访SAP中国首席数字官、副总裁彭俊松

  • 一汽股份谈智能制造下的物流痛点与改善

  • 化纤巨头新凤鸣的智能制造与物流改善——访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春财

  • 制药企业智能制造需要“量体裁衣”的物流系统解决方案——访云南迦南飞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津

  • 定制家居智能制造下的物流痛点与改善——访广州宁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江思源

数字化物流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石,是制造企业建设高效、敏捷、智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物流体系的内外部高度集成与高效协同的关键。中国企业在数字化物流方面存在诸多短板。从数字化物流的战略制定,到数字化物流体系的搭建、运营,处于转型升级中的中国制造企业都需要通盘考量。

彭俊松

SAP 中国首席数字官、副总裁

数字化物流在智慧企业架构的数字化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技术三大组件基础上构建敏捷系统,并应用物流自动化技术,实现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

当前,中国制造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正在加速演进,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成为了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其中,数字化物流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更是备受关注。

SAP是公认的“世界500强企业背后的管理大师”,其产品早已融入了众多领先企业的管理实践,而这些企业往往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也走在了行业前列。SAP通过了解企业的需求,助力众多领先企业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物流领域的探索成果也尤其引人注目。为此,我们采访了SAP中国首席数字官、副总裁彭俊松先生,请他结合SAP的探索,围绕“智能制造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物流转型发展”进行了全面分享。

记者:请您谈谈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物流的发展关系。

彭俊松:智能制造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但是这一轮的智能制造热,主要是由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而引发的一些主要国家对智能制造的又一轮关注。在2014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之后,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中国制造企业开始了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深入探索。这一轮智能制造的主要特点是生产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对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数字化物流是智能制造的基石。

首先,数字化物流是智能制造的组成部分。智能制造的本质是生产的数字化管理,物流同样也需要数字化管理。基本上所有的智能制造方案都包含厂内的仓储管理系统。以汽车智能制造来分析数字化物流的重要性:汽车制造一般分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检测等五个环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相同的工艺环节常常被安排汇总生产。比如在冲压、焊接工艺,相同车型的工艺相同,则按车型生产;涂装工艺按汽车颜色汇总生产;到了总装工艺,为了提升各个工位的效率,对不同配置的汽车需要做优化排程。因此,在焊接工艺和涂装工艺之间需要有库存缓冲,在涂装工艺与总装工艺之间也需要有库存缓冲;在这两个缓冲库存之间,出库的顺序需要根据下一个生产环节的排产信息进行调整。毫无疑问,在汽车的智能制造中,仓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生产过程调度产品出库,这必然要求仓储过程能够与生产协同。在工厂管理数字化的趋势下,仓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也是必然趋势。

其次,网络化制造要求入厂物流数字化。智能制造需要通过网络化技术,根据下一级的制造过程协调上一级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数字化物流。还是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汽车制造行业是最早普及JIT生产的行业,大多数汽车制造企业主机厂周边都建有汽车配套厂,汽车配套厂根据主机厂生产计划生产并及时交付。随着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产品不断多样化,必然要求配套厂的生产、物流能够与主机厂的生产计划实现一体化调度,实现入厂物流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第三,数字化物流是个性化的基础。个性化是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个性化产品必然要求针对单个产品进行物流管理。每个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从制造到交付所有环节都要全程记录个性化信息,没有数字化物流是无法实现的。

总地来说,在厂内、出厂、入厂三个领域,数字化物流都必不可少。

记者:智能制造下的数字化物流体系都包含哪些方面?分别解决哪些问题?

彭俊松: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数字化供应链将基于平台实现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这三大集成都离不开物料的移动与生产、产品交付的协调。从功能而言,物流体系包括:物流计划、物流调度、运输履行、物流费用、资源绩效这些功能模块,这张图能非常好的诠释功能维度(参见图1),这里不再赘述。物流的数字化可以将原有的这些功能进一步升级,实现跨功能协同。从数字化的维度来看,数字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数据驱动的创新,而数据的汇总是数据驱动的基础;数字化平台是数据汇总的技术架构。这些描述在数字化的物流体系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示。

SAP认为数字化将促进企业升级为智慧企业。智慧企业是建立在集成的智能应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方便使用的智能技术三个核心基石之上的。数字化物流同样需要包括数字化平台、智能应用和智能技术三个核心内容。其中,数字化平台是数字化的平台基础,数字化物流系统必须与ERP、客户体验、人力资源、供应商、商业网络、费用管理等应用集成,实现业务协同,能够将设备和物料数据汇总到数字平台上,及时掌握它们的实时状态,并在平台上实现数据汇总,形成洞察并对未来做出预测。智能应用是包含物流体系功能的数字化管理。它们构建在数字化平台上,并通过智能技术赋能,进一步提升资源效率。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区块链、高级分析、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是数据驱动创新的技术基础。

数字化物流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数字化平台的架构难题,即通过数字化平台:解决物料、设备的统一接入问题,支持各种物联网的协议接入;解决数据统一的问题,支持多种来源的数据结构统一;解决业务互操作性问题,不同功能的业务能够互操作;解决业务柔性问题,能够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而快速在数字化平台上构建新的应用;解决业务创新问题,通过数据洞察,驱动业务创新方向。

记者:在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中国制造企业在数字化物流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水平如何?

彭俊松:中国的制造业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平衡,这也导致中国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数字化物流水平参差不齐。比如,高科技、汽车总装厂、家电等几个行业的智能制造水平相对较好,其数字化物流发展水平相对也较高。但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物流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流与制造信息割裂。智能制造需要对企业所有资源统一调度,需要打通物料信息、设备信息、产品信息。目前这些信息之间的集成化程度总体不高。

2. 不但以AGV为代表的自动化物流设备在制造业中应用比例低,整个制造行业的物流自动化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 目前的很多智能制造项目都是以机器换人、采集数据为主要目标。各部门之间协调运作、优化资源效率、优化流程的比例少。

究其原因,从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水平相对落后。我们不仅在物流设备、信息化平台两个领域技术相对落后,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能力也比较欠缺。但是,中国制造企业在应用创新方面十分活跃。由于智能制造的强力驱动,更多的企业愿意尝试使用更多的创新应用。

记者:那么,中国制造企业该如何搭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物流战略?

彭俊松:制造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优势,研究数字化发展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制定企业的数字化物流战略。

首先,数字化物流战略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制造企业的物流部门是为制造服务的,因而需要根据制造部门的需求来发展。数字化物流的战略,最重要的是与制造部门的信息打通,能够实时获得制造部门的物流需求,由制造部门需求驱动物流的工作,需要考虑物流系统与制造系统的集成性。物流系统本身效率的提升,则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来实现。

其次,要考虑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从业务的工具逐渐成为业务的核心,在数字化技术驱动下,业务要求在平台的支撑下实现业务的柔性化。在数字化背景下,业务、流程需要适应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业务模式、业务流程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发展、变化。数字化物流也符合这个趋势。数字化的物流系统,将会与其他业务系统一起构建在同一个数字化平台之上(或者其他的数字化平台能够提供数字化的业务接口以方便集成),实现业务的柔性化,并能够在统一数字化平台上利用数据技术实现业务创新。

企业在搭建数字化物流时,需要从业务与数字化架构两方面来考虑:从业务上,需要考虑管理精益,作业高效,成本可控,系统可视,流程标准这五个方面;从数字化架构上,需要考虑数字化平台的构建方式,数字化平台的互操作性,数字化平台的技术赋能能力,数字化平台对流程创新的支持。

记者:制造企业在数字化物流的战略制定、体系建设、运营与管理等方面通常会存在哪些短板或痛点?

彭俊松:制造企业的物流战略制定与体系建设,要能够适应现在业务快速变化对物流系统柔性的需求。传统的物流系统,一旦上线之后物流流程、业务规则就固化下来。但随着各行各业进入买方市场,为了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在生产制造等环节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制造企业的设计、计划、生产、交付、服务等都提出了柔性、敏捷的要求,不仅产品研发需要加速,流程本身变化也快,因而需要构建一个既能支持现有业务能力,又能够快速调整流程的系统来支撑业务的柔性和敏捷。

对于制造企业运营与管理而言,物流是一个服务部门,为多个部门实现物料、产品的供给与交付,主要有以下难点:物流涉及的企业业务部门多,业务系统多,缺乏数据的统一视角;现有系统无法支撑多业务场景;需求预测准确率低,市场资源不可见从而影响运能保障;现有系统易用性差无法支撑多种业务;现有系统自动化程度低,操作效率低下,错误多。

记者:针对以上物流方面的难点,您有哪些解决建议?SAP在智能制造下的数字化物流方面有哪些探索成果?

彭俊松:针对以上难题,建议制造企业在数字化物流建设中考虑以下几点:

1.与其他业务系统快速集成能力:最好是与其他系统构建在同一个数字化平台上,或者与其他系统基于相同的数字化架构。这样减少了业务集成难度,统一数据模型。

2.业务赋能:在数字化物流管理软件上,可以快速提升数字化物流管理能力,用大数据以及数据分析服务,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技术赋能:数字化平台提供了流程工具可以实现流程的快速变更,有数据处理以及分析能力为业务变革提供数据支撑。

4.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基础上,实现数字化物流的方案,主要包括智慧仓储管理、智慧运输管理和事件管理。

关于SAP当前取得的成果,从产品方面来看, SAP软件流程融入了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SAP的数字化平台支持业务的双模模式:既能支持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软件的使用,也支持业务变革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SAP在物流业务上,可以提供数字化物流的所有功能。

SAP对各个领域的数字化物流都有探索,尤其是在汽车、高科技领域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例如,2018年SAP帮助华域视觉在智能物流领域做了如下探索:借助SAP HANA平台,打通仓储管理与制造执行的信息流,使物流部门与生产制造部门通过信息共享,通过制造执行系统的排程,拉动仓储管理的物料出库管理,并与AGV小车集成,实现出库自动化,并能够实现出库入库信息的实时记录与追踪,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和物流管理透明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功能如下:

1. 与集成商协同平台集成并将标签打印前移,保证产品的全流程作业跟踪,实现物流、供应链的集成,提高供应链协作水平,减少了仓库收货作业的工作量,提高货物入库品质,加快入库速度。

2. 与SAP看板集成,通过看板与仓储管理实现库存的批次管理、任务分配,提高仓储对生产配送的响应速度及准确率。

3.仓储管理与AGV集成,实现货到人管理,包括原料入库及上架、原料拆零拣货及供料上线到工位、成品报工及自动入库上架、空料框配送上线及管理、空料架补货及库存管理等功能。

4.物流系统使用PDA,提高仓库手工作业模式下的准确率。

SAP在华域视觉数字化物流的实践总结为三点:一是在与上下游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实现物料的统一协调管理;二是整合自动化技术,实现仓储自动化;三是在信息化、自动化的基础上优化流程、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今后,华域汽车也将与SAP共同在ERP与数字化物流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建设全汽车制造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实现从业内到业外,从客户到供应商,覆盖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行业公司的管理赋能,最终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标准。

记者:中国智能制造下的数字化物流将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您对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中的企业在数字化物流方面还有哪些建议?

彭俊松:SAP认为中国的数字化物流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 即时交付:即时获得需求,即时响应需求,即时交付的能力;

2.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数据驱动,通过技术提升物流服务供给效率;

3.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无缝连接业务流程、合作伙伴、系统以及物联网,实现业务的端到端集成。

而对于智能制造下的数字化物流而言,需要能够支撑高效、敏捷、智慧的供应链体系,需要实现物流体系的内外部高度集成与高效协同;实现运输系统应用的自动化,运输管理的可视化运营以及快速签返以及智能化审核。

在数字化物流领域,SAP中国会在这三方面持续发展:

1.打通业务数据与体验数据,提升用户体验。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不断了解用户体验,并利用数据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2.通过完善平台功能,帮助客户构建智慧企业架构为用户赋能,提升业务柔性。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就需要不断完善服务流程,实现业务的柔性化,而平台为企业用户赋能,让企业在智慧企业架构上能够快速适应用户需求。

3.实现业务端到端集成。基于统一的用户体验、统一的数据模型、统一的用户管理与安全,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在业务流端到端集成的基础上,借助于技术不断优化流程、优化效率。

基于SAP的战略发展方向,SAP的物流解决方案与供应链控制塔、供应链计划、制造执行、供应链网络、物流网络等其他系统实现端到端集成,基于统一的数据架构、企业应用架构,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快速的应用创新能力,并通过企业的经营数据、用户的体验数据不断优化客户体验。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此建议正在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1)要用数字化技术优化物流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客户体验;2)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3)采用已有成功案例的平台,专注于业务本身,避免投入过多精力在平台的开发上;4)业务平台要能够快速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能够快速与其他平台集成,能够快速与硬件集成。

多年来,杂志社成功举办了服装行业、零售行业、制造业、家居行业、物流装备行业等多个品牌活动,受到广泛好评。为方便大家交流沟通、拓展人脉,我们打造了五大行业物流圈子。包括:零售业物流圈制造业物流圈服装物流圈家居物流圈物流装备圈。目前由于人数较多,需要加小编个人微信邀请入群,添加时请注明企业、职位,否则不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