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给你们讲讲我早年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事,各位看官老爷就当图个乐。

我刚毕业时,被大学的老师推荐进了一个“国家”打头的事业单位,在这个地方我差不多坚持了一年多吧,就离开了。

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我那一年多是被浪费了。

02

这个单位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分了10几个专业科室,每个科室工作内容都差不离:一是做课题、二是搞行业杂志、三是举办会议。

好吧,前两件事完成得好坏根本没人管,整个单位的人只关心举办会议这一件事,因为每个科室全指着它来养活自己。

可能有人不懂,举办会议咋赚钱?核心是六个字“挂羊头卖狗肉”,这些性质的单位都有个特点,就是名头特别响亮,比如xxx联合会、xxx协会。

然后每个科室打着这个旗号邀请行业内的专家们来会上演讲、并邀请企业参会,时不常地方zf也会过来一些人参会…

我们举办的会议都是收费性质,企业想过来参会,就要交参会费,比如你们企业来一个人,那就收2000块,来两个人,那就优惠些收3000块;还有些企业想赞助,就要收几万块那种。

八、九年前,通常每开一次会,我们科室收入能达到百万元以上,要知道我们科室只有四个人,一个主任,带我们三个科员,一年大概筹办两三个会,我们就完成任务了。

我那会儿和不少企业的参会人员聊过,他们来参加这种性质的大会,(1)收获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2)能建立起来合作的可能性基本微乎其微。

这种卵用没有的大会你们一定觉得邀请企业很难吧?那你们错了,我们那会儿每次会议都会有一批固定“客户”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很简单,我们那会儿只选择旅游胜地举办这种会议,很多来参会人员的目的就是公费旅游、散散心,大家都心知肚明,基本上除了这部分群体就很少有“回头客”了,真正来听讲座、以及找客户的,大多不会来第二次。

我参与的几次会议,每回都是会议开幕时全场满座,午饭过后,就剩一半的人了,参会的代表们都不约而同去了各大景点。

再后来为了满足参会代表们的这个需求,我们每次会议都专门给他们报名了半天的旅游团…

03

可以说我在那个单位工作的一年刷新了我对事业单位的认知,我是没搞懂它做了什么公益服务。

所以现在总说部分事业单位将要转企,我个人是一万个支持,也提醒下想去事业单位工作的朋友们,去之前先问清了工作内容,如果你接受不了就别去那种地方耽误时间。

我到现在依然记得那一年中,科室里的两个老员工每当主任不在时抱怨的样子…

从那以后我出来闯这些年,说不上后悔、也说不上不后悔,这种铁饭碗的确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