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

也就是说,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我们称为高血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血糖高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呢?

血糖高的人,饭后会有3种表现,哪怕占一个,也要控制血糖了

1、饭后无力

通常来讲,人在饥饿的时候,就会没有力气;而血糖高的患者,即使是吃了饭,还是没有力气。

这是因为血糖高的人,身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即使及时补充,也无法供给细胞,人就会感觉没有力气。

2、饭后犯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常来讲,饭后困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是,如果长期饭后犯困,并且吃完饭就感觉全身疲累,那么很有可能是血糖已经很高了。

这是因为,血糖过高,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其水平下降的同时,会引起大脑能力供给不足,此时的人们,就容易不想动,且昏昏欲睡。

3、饭后口渴

如果在吃饭后,经常感觉异常口渴,总想喝水,那么,很有可能是血糖过高导致的。

这是因为,血糖过高,会造成血液的渗透压增高,导致身体缺少水分。如此,便会经常感觉口渴难耐。

稳定血糖,记住6个字!

一、饮食

吃:

1、黄鳝

又叫鳝鱼,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黄鳝体内含有黄鳝素A和黄鳝素B,这两种物质,可以起到降血糖,和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血糖较高的人,日常可以吃点黄鳝,可以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2、空心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研究报告指出,空心菜中,含有类胰岛素成分,能辅助降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处。

同时,是高血糖人群,可以食用的最好的蔬菜之一!

日常吃点空心菜,不仅可以给身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起到降低血糖,增强体质的作用。

喝:

1、桑叶泡水

《神农本草经》中,将桑叶称为“神仙叶”,中医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应用于临床。

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若将桑叶和华花苗进行搭配,制成华花苗桑叶茶,效果将大大提高。

这是因为,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华花苗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同时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对餐后控制血糖有一定帮助。

2、苦瓜泡水

自古以来,就有文献记载,苦瓜,可治疗“消渴”,也就现在我们所说的“糖尿病”。

现代临床也报道过,苦瓜提取物,有显著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将苦瓜切片,晒干,泡水饮用,对稳定血糖有一定的帮助。

二、习惯

1、饮食少盐

不论是否血糖过高,都要控制好食盐的使用量。

饮食摄盐过多,吃太咸的食物,不仅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血糖超标!

所以,饮食宜清淡,控制好油盐的摄入,每日摄盐在6克以内,特殊人群需遵医嘱。

2、减少久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关数据显示,人们久坐的时间,每额外增加1小时,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便会增加22%。

这是因为久坐不动的人,其胰岛负担会加重,必然使得血糖升高。

所以,想要控制好血糖值,就要减少久坐的习惯,日常多起身走动走动,平时也要坚持适量的户外运动。

3、缓解压力

通常来讲,一个人压力过大,会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且不易控制;

另外,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身体各项机能受损,免疫力和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缓解和释放压力,对身体来讲,大有裨益。

三、穴位

1、阴市穴

位置:位于大腿前面,膝盖骨上方横四指处。

方法:用拇指用力按压,感觉有酸胀感时,保持5秒的时间松开,之后再按下去。

反复40下左右即可,每日一次。

作用:缓解膝关节肿胀,疼痛等,还可以辅助降糖。

2、然谷穴

位置:又名龙渊穴、龙泉穴。位于脚内侧,足弓弓背中部靠前的位置。

方法:晚上洗脚之后,用大拇指的指腹,用力点揉此穴,感觉有酸胀感为止。

两只脚分别按揉30下,每晚一次即可。

作用:然谷穴是古代记载最早的,对糖尿病有帮助的穴位,可以降低血糖,调理女性月经。

3、阳池穴

位置: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

方法:用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只的阳池穴部位,刺激该穴,动作要轻柔,缓慢。

两只手分别按压20-30下,每日1-2次均可。

作用:缓解手腕疼痛,手脚冰凉等症,另外现代常用于稳定高血糖。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