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律的压卷之作什么时候变成了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了呢?

我们称一首诗为“七律”,在格律诗已经成型千年之后,是不能故意去混淆规则的。写不写近体诗没有关系,但是在对原有作品作区分的时候,是有标准的。“七律”这个简称是代指格律诗中的七言律诗,必须是严格遵守平仄关系,押平声韵,中二联(至少是颈联)对仗,七字一句,总共八句的诗。

如果是在格律规则没有完全成熟的李白、王维时代,将这种诗称为“律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今天,这就是非常低级的错误。这根本不是什么个人爱好的问题,在读诗的人眼中,这就是铅笔和钢笔的区别一样明显的问题。

这个说《积雨辋川庄作》是七律就已经非常可笑了,还来争什么七律压卷?

王维时代,格律规则已经大体成型,五律是最早的,甚至直接影响了格律诗的形成。而平仄相替、相对的规则也已经成熟,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王维的很多诗虽然划分到古体诗中,但是单句来看都是律句,即遵守二四六关键位置的平仄交替进行,而在每一联的出对句中,他也是遵守平仄相对的原则的。不过王摩诘很多作品,包括最著名的《渭城曲》绝句,都不符合格律诗“相粘”的规则,也就是第三句和第二句关键位置平仄不相同。

这说明相粘的规则当时没有普及,直到杜甫之后,这些规则才逐渐完善定格,而王维的这些失粘的律句成诗也可以看作是格律诗在作不同方向的寻路,只是最后没有被认同。

处于格律成型阶段出现的这种特有的“失粘”现象,后来者专门给了一种称呼,叫做“折腰体”,这证明在当时这种现象是大量存在的,也证明格律诗的四种基本平仄关系和各种规则都是诗人在不断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最有利于汉字音韵在诗中运用的结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积雨辋川庄作》就是一首失粘典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首联对句关键位置“藜、黍、东”,平仄为“平、仄、平”,根据“相粘”,颔联出句关键位置应该一致,但是我们看到“漠、田、白”实际上是“仄、平、仄”,和首句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和上联对句的平仄相对而不相同。

但是第五句的关键位置平仄又和第四句的平仄相粘,第七句也和第六句平仄相粘,注意“白、席”都是入声字,发仄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相粘”虽然还没有成为定则,也是诗人们在写诗的时候大势所趋,自然选择。

整首诗因为颔联和首联的失粘,平仄关系完全扭转,失粘之后的六句,完全遵守平仄的“替、对、粘”规则。

又会有朋友说,你这么刻板,我们只看意境。

这就像高铁和绿皮火车,他们都是交通工具,而且高铁确实是在绿皮上面升级而来,但你硬要说绿皮火车是高铁线路上的压卷,不是个笑话是什么?

而且只看意境也轮不到这首。

中国古诗词上的七律第一,论格式和意境,唯有诗圣的《登高》。不论格式,讲气象,那也轮不到王维这首诗,首推崔颢《黄鹤楼》。

不是王维不行,王维好诗太多了,他是盛唐诗人中第一梯队,仅排在李白、杜甫之后,二流诗人都无法望其项背。

但不是这么瞎比划、瞎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