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对他父亲的记忆,最难忘的是父亲送别他时,在火车站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而我对我母亲最难忘的记忆,则是母亲一生拜佛的背影。

母亲出生在上世纪解放前的一个贫困家庭,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没有饿死能够活下来,就已经是非常幸运的,更别说上学读书了,可以这样说,母亲没有什么文化,这也决定了在她的一生中,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不会有太多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于高深莫测的宗教来说,更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她对宗教的虔诚,对佛教诸神的顶礼膜拜,是她终生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并乐在其中的事。人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对我的母亲而言,虔诚地求神拜佛,便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事情。

或许在她的内心深处,求神拜佛的最大好处,并不在于是否能给她自己带来什么福报,而是在于她始终坚信能给她的子孙带来平安与幸福。这是我在人到中年以后,才逐渐体会出来的,母亲为什么终生都乐于拜佛的初衷。

但我在年少时,却不是这样想的,觉得这是迷信是虚妄。直到成年后我才明白,宗教信仰自古有之,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客家妇女拜佛的形式,与比邻的潮汕地区相比,算起来是简单多了,当然,这是我成年后,在潮汕地区生活了四年以后,才得出来的结论。但即便如此,在我们家乡,拜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致来说,一年之中,必须召集在家的所有家人一起拜神,最隆重的,莫过于每年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天的拜天神。

在我们家乡,每年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祭祀天神,俗称“还福”,原意是指感谢上天诸神一年来的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要在每年的这最后一天,隆重地祭祀天神,表示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而同样的祭祀,在第二天的大年初一,还要再来一次,形式是一样的,但意思不一样,大年初一的拜天神,叫“起福”,祈祷天神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祭祀天神的准备工作,一点也不简单。事先要提早备好至少三份香烛、纸钱和鞭炮等物品。拜神用的酒,必须是自家酿的糯米酒,客家酿酒的酿酒工序十分复杂,需提前一两个月就备好。首先要筛选优质晚稻糯米,经水浸泡一晚后倒入“饭甑”(一种旧时用木做的蒸饭的用具),放入农村特有的大铁锅,猛火蒸至七分熟后起锅,用清凉的井水降温,防止余温焖透酒饭。刚出锅的糯米饭团叫“娘饭”

备好制酒的酒缸,缸先用田头地间随处可见的“布惊叶”清洗,这种学名叫“黄荆”的植物,有一股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但却有着很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娘饭温度降至不觉得烫手后,倒入酒缸,撒上酒饼,透过酒饼的催发,娘饭就会完成最后的蜕变,成为粘稠浓郁的微黄色的酒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酒饼添加多少,关系到酒品的浓度和口感,一升米配一个或半个酒饼,早已深深的刻在母亲的记忆深处。把酒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洒在金黄色的娘饭上。母亲用她那瘦弱的双手慢慢地搅拌,像在摩挲着自己心爱的孩子,细心地轻柔,待酒饼和酒饭充分混合后,轻轻地压实,中间挖个井,似是婴儿微张的小嘴,饱含着希翼。

炙酒是酒水变成黄酒的最后一道工序,把酒瓮放在田头地尾,用谷壳或木屑覆盖住酒瓮,铲几铲“火屎”引燃,谷壳或木屑自外圈往内缓慢燃烧,青烟飘散,火是暗火,使得酒瓮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沸点以下。文火慢炙,酒开始了质的变化,最终完成了色香味的聚合。如果发现瓮里的酒沸腾了,就要马上撩开谷壳或木屑,否则酒就溢出来了。冷却后开盖,酒香扑鼻,清香四溢,酒色褐红,晶莹剔透。

大年三十那一天,家里的年轻人,一早就要起来杀鸡,与猪肉和鱼搭配一起,俗称“三牲”。最先要拜的是天神。母亲说天神最大,所以要最先拜。在家里的天井,或在大门外的坪地,摆开八仙桌,摆上“三牲”、果盘、酒杯和茶杯,数量必须要单数,倒上茶、酒,点上蜡烛、大香,再点燃小香。

仪式开始时,到场的每位家人,站在母亲身后,手拿单数的小香,双手举过头顶,在母亲的引领下,一起三鞠躬。这时,母亲口中念念有词,说的也无非是保佑明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身体健康之类的话语。

我算起来是家里的知识分子,记得从我读初中、高中,直到上大学后,每次拜神前,母亲就会特意吩咐我,把全家人的姓名,一个不漏全都写在一张红纸上,最后连同纸钱一起烧化。其实在母亲的心理,是生怕诸神不知是哪一家拜的,当然,母亲去世以后,我们拜神时就把这个环节省略了。但母亲的信仰、善良和虔诚,却敦促我们一直把这个传统延续了下来。

拜完天神后,再拜观世音菩萨。不记得是哪一年了,母亲专门清理出一个房间,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神座,请了当地有名的佛师来开光。祭品一般是糖果和水果,与拜天神的祭品并不一样。母亲生前,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一定要拜观音的。拜完观音后,才到家族的宗祠去拜祖先,祭祀祖先的过程,与拜天神的程序,相差无几,只是说辞不同而已。

在每年的一些特别的日子,母亲还会挑着祭品,步行到离家十多里地远的河畔,去拜祭河神。每当我看到母亲挑着担子、蹒跚地行走在乡间小路的背影,我知道,母亲又去拜河神了。年复一年,当看到母亲的背越来越驼时,我知道母亲老了。

只要听闻乡里的寺庙做法事,无论有多远,母亲都要设法前往礼拜,即便在晚年身体不允许时,也要托人捎去香油钱。乡里那里有修桥补路,母亲一定会尽自己的能力捐献一些。那个年代,我们家兄弟姐妹多,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然而,母亲却用她一生行善积德的行为,无言地教育了我们做人要诚实善良。

而今,母亲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母亲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客家妇女,在她的一生中,好像并没有做过什么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事情。但从她一生虔诚拜佛和行善积德的这些行为,我仿佛看到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和坚韧,母亲在我心里的形象是光明的,她将永远地激励着我,勇敢地面对人生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