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大量银行对公账户沦为了犯罪分子洗钱的工具,而在这个产业链中也有银行员工的参与,月薪过万重点大学毕业的客户经理竟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牟利。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继“净网2020”后,近日“云剑2020”也已启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成为重点,在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的过程中,公安部门排查出近百个用于电诈及洗钱的银行对公账户。

其中,多个银行对公账户的开立,与银行客户经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银行客户经理利用职务之便,以每套500至800元的价格替人审批办理。

为赚“外快”违规开户

此前,曾有银行员工被业绩指标所逼,盗用用户信息办理ETC,以此来完成个人业绩。对于银行的客户经理来说,除ETC外还有开户指标。

重点大学毕业的方某在银行任职已超七年时间,经过自己的奋斗月薪也达到了万元以上,这位30岁的年轻人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同龄人的收入,在业绩与金钱的双重因素下,方某却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方某是一名银行对公客户主管,银行是有考核的,方某所在支行一年要完成200个对公账户,完不成则要扣除相应绩效,在此情况下,当方某得知某些人开对公账户是为了洗钱犯罪时,方某并没有拒绝,并且每开立一个对公账户,方某能拿到500元。

经过警方的调查,方某先后多次为洗钱团伙提供便利,经由方某开立的银行对公账户达到20套,方某从中获利13800元,而由这些账户引发的电信诈骗案达10余起,涉案金额达160余万元。

除方某外,警方还在湖南长沙多个支行查出类似情况,银行员工为了完成个人业绩或者个人的利益,违背职业操守,与犯罪分子相互勾结,为犯罪份子实施诈骗行为提供了便利。截至目前,已有多名银行员工因涉“帮信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据「支付百科」了解,近年来公安部门持续加大整治非法开立银行对公账户的力度,但在全国多地仍屡屡查获此类案件,且犯罪嫌疑人通常利用银行员工来操作,手段越来越隐蔽。

银行员工因小失大,只因上万元的利益,不仅失去了银行来之不易的饭碗,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行为使原本就难以完全根除的洗钱行为更加猖狂,也给警方增加了破案难度。

银行员工内外勾结

此前,还曾发生过银行员工与办卡中介非法合作的案件,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一起利用信用卡非法牟利案件显示,工行海南分行业务经理因违规审批信用卡,合作中介向持卡人提供套现、养卡业务,带来严重后果。

银行业务经理可利用之便,与信用卡中介相互勾结,形成一条快速高效的审批捷径,违规操作使许多不具备办卡资质的人员,也能顺利申请信用卡。

法院公告显示,本案犯罪嫌疑人符国壮、胡照辉原为工商银行海南省分行在编职工,在职期间多次为代办信用卡中介违规审批信用卡,赚取灰色收入。

「支付百科」了解到,符国壮、胡照辉两人在成功帮他人审批信用卡后,会按照授信额度的5%收取好处费,假如持卡人申请到一张五万额度的信用卡,两人将获得2500元的回报,下卡额度越高,获取的利润越丰厚。

在2006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直接或间接通过符国壮、胡照辉审批通过的信用卡不良户数高达8000多户,不良透支本金共计1.9亿余元,最终两人双双被捕。

在这一案件发生后,监管也开始着手整治信用卡乱象,加大对各银行的处罚力度,银行职工的违规操作,一方面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银行风控系统的漏洞。

无论是银行职员为电诈团伙开对公账户,还是勾结信用卡中介违规审批信用卡,风险事件频发的背后也折射出部分银行内部风控能力不足,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后风险事件还会再次发生。

随着科技高速发展,银行电子产品业务越来越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功能也不断推陈出新,竞争越发激烈,这些软件漏洞引发的风险也在加速暴露。银行业在加速业务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应加强风控能力回归本源,同时在互联网科技大潮冲击中谋求转型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