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酱炒洋芋

本人一直坚信,无论是电影、小说,还是诗歌、史料,只要是人类撰写的作品,都隐藏着创作者的三观。

2019年7月上映的日本电影《阿基米德大战》,改编自三田纪房的同名漫画,虽然网上很多评价说这部片子主旨是反战的,但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没有认认真真地用心去看。

如果看完本文还吹这部片子反战的,也只能是日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作者理解的时代背景

电影一开始就提到:

“日本为了摆脱大萧条造成的国力衰败,于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

——先等等,虽然恢复国力是日本建立伪满洲国的原因之一,但那是建立在为了更彻底地掠夺东北亚地区资源的基础上的,敢问一句:东三省、朝鲜和满蒙是自愿给你建国的吗?这段侵略的历史都到哪里去了?

然后又提到“建立伪满洲国激化了同样侵略中国的欧美列强之间的对立”

——再等等,这意思是不是建立伪满洲国得不得罪中国无所谓,主要还是把欧美惹得不爽了?

先不说把欧美拉下水来美化军国主义的侵略事实——反正当年大家都在侵略中国,我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退一步说,当时欧美的势力范围集中在华东、华南,真正侵害到利益的不应该是毛子吗?

果然诺门坎事件前的毛子也是没有尊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提到“日本退出了国际联盟,在世界上变得越来越孤立”

——再等等,你自己退出国际联盟、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了,那你变得孤立是谁的错?

现在是要打算指责国联欺负你吗,国联什么时候也要背上这个锅了?

不过几句话合在一起来看,电影自己“设计”的背景、也就是作者的思路就出来了

——“日本要发展国力→需要市场和资源→不得不侵占东北→顺势建立了伪满洲国→无意间侵犯欧美利益→欧美看我不爽→我只能退群”。

反战?呵呵,是不是反战不能看人家是怎么戴帽子、怎么说的,而是要看人家具体是怎么做的才对

二、山本的野望

我们再来看山本是怎么忽悠数学天才櫂直为自己效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姓和军人们,怀揣着仅凭世界最大最强的战列舰就能战胜美国的梦想,我们必须要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那什么,造战列舰会引起欧美的反感,造航母就不会吗?

当然山本险恶地隐藏了取消战列舰建造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建造航母,导致误导櫂直认为不造战列舰就可以避免战争。

虽然这说明象牙塔里的果然都是书呆子,和官僚机构中的精英相比就是个娃娃,一个激将法就能搞定。

但是,既然山本可以这么忽悠櫂直,那么作者当然也可以这么忽悠观众

——如果日本当时没有浪费时间和金钱造战列舰,而是造了更多的航母,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和美国坐下来和谈了?虽然不能打赢美国,但至少也是平手,怎么可能会输呢?

更让人担心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山本准确地分析了日美之间的力量差距、做出了相对正确的战略规划的缘故,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大多数二战片里面都喜欢把山本塑造成一个比较理智、客观的角色。

那么在作者、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样的一个身份会让观众觉得,山本这个战术应该是更明智的选择

——反战?呵呵,要是历史能从来,日本人分分钟再打一场二战给你看

三、造船中将的私心

片子临近结尾,支持战列舰建造计划的造船中将向櫂直“打开心扉”,把大和号比喻成日本的象征。

希望通过大和号的沉没来唤醒日本人的理智——乍看之下好像这个人很伟大、很光辉,或者说是一个理智的人在当时的社会浪潮下做出的无奈选择,但这种“我设计的船就是为了沉没”的设计师,不是应该分分钟就拖出去切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大部分战舰的命运确实是沉没,但没有一艘战舰不是以“保存实力、打赢战争”这个目标来设计的。

假设这位造船中将真想让大和号容易带着日本人战胜的希望沉没,那么少设计一点装甲、少设计一门防空炮,甚至不要修改原来抗风浪性差的设计不就可以了吗?

继续忽悠櫂直把公式拿出来的意义何在——除非这个中将并不希望大和沉没,他这么说的目的,只是为了拿到公式、完善世界最强的战舰而已,那么作者的潜在目的就是向观众们传达一个悲愤的观点——落后就要挨打。

虽然这个观点听起来和我们的一样,但我们的本意是“如果不强大,我们就不能打赢侵略者”,而作者的却是“如果不强大,我们就不能打赢抵抗者”——反战?这明明就是反对打不赢的战争吧?

四、悲而不惨的櫂直

从头到尾看下来,櫂直好像是最悲惨的——一开始不愿意加入军队,最后稀里糊涂地留在了军队;先是被山本忽悠抨击战列舰方案,后是被造船中将忽悠完善战列舰方案。

但在作者的描述下,櫂直是一个既爱国又爱人民、既浪漫又帅气的数学天才(毕竟扮演者还是新生代的优秀演员菅田将晖),再加上大和号震撼的CG效果,观众很容易就把他的不幸抛之脑后了。

于是乎,在“完美人物”光环的映衬下,建造航母是为了打赢战争,而建造战列舰是为了唤醒国民,这两个方案不是利国就是利民——反战?因为战争,小人物的不幸才变成了大幸,这不是好吗?

五、真正反战的小小角落

全片看下来,倒也不是没有反战的部分,就是被大造船厂逼到走投无路的小造船公司老板。他的理想是“用商船来征服世界”,其实这就是荷兰在大发现时代崛起的原因,商业贸易本质上也是一场不流血的战争,赢得了贸易当然也就赢得了世界。

然而好不容易出现的这么一点反战之光,却被排挤在这样一个小角落、一个小角色的身上,虽然增加了电影情节的起伏,说明了当时人们好战的思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感觉,毕竟无论这个老板是不是反战的,他最终还是为了战争服务的。

当然了,今日之日本已非二战之日本,今日之中国也绝非二战之中国,倘若它们再敢来犯,“东风快递”“辽宁”“山东”“南昌”绝对能再让他们体验一次坊之岬海战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