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50亿年前,在太阳周围存在很多宇宙尘埃,后来由于太阳所在点发生了引力坍塌,在这个点产生了巨大的引力,引力不断吸引周围的宇宙尘埃到这个点上并且随这个点旋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点形成了如今巨大的太阳,随后从太阳抛出的宇宙星云尘埃形成了太阳系内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和陨石,并且还在地球上孕育出生命和文明,经过50亿年的演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我们现在太阳系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阳系及其八大行星

根据科学家绘制的太阳系全景图来看,在太阳系中存在八颗非常显眼的行星,这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这八颗行星在太阳的带领下,亿万年来一直围绕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转,就像太阳这个母亲带着八颗“小蝌蚪”在宇宙流浪一样,可是在之前,太阳其实是带着九颗“小蝌蚪”飞行的,也就是太阳此前其实是拥有九颗行星的,这第九颗恒星就是冥王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冥王星在2006年由国际天文组投票织决定把它剔除出太阳系行星行列,太阳系最终只剩下八颗行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列呢?

太阳带着八颗“小蝌蚪”在宇宙流浪

冥王星之所以被剔除出太阳系行星之列,主要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下面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第一个原因:行星属性

要想成为太阳的行星要满足3个条件,分别是:

1、必须围绕太阳旋转。

2、直径和质量足够大。科学家把直径小于500公里的天体全部归纳于小行星、陨石和彗星,由于这些小天体的直径很小,质量很轻,因此无法通过自身引力达到流体静力平衡,也就是无法形成圆球体,这就是为什么小行星、陨石和彗星的形状都是不规则形状,只有直径和质量足够大,才能形成圆球体的行星。

3、能够利用自身引力清除自己轨道附近的天体,也就是在行星轨道附近不能存在很大(直径接近或者超过它的直径)或者比它大的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冥王星照片

从冥王星的条件来看,它围绕着太阳旋转,直径也超过500公里(直径为2360公里),这两个条件都符合,但是就第三个条件就不符合了,因为科学家在冥王星附近发现直径1200公里的其他天体(冥卫一直径约1200公里),科学家还发现,在冥王星和海王星中间发现一个轨道共振,这个轨道共振可以让冥王星和海王星相互吸引旋转,就像地球和月球之间也存在轨道共振形成地月系,因此冥王星曾经很有可能是海王星的卫星,这样看来,冥王星是无法归类为行星的,至多只能把它归为矮星系。

第二个原因:冥王星的运行轨道很独特

我们都知道在太阳系存在一个黄道平面,所谓黄道平面就是太阳系中各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一个平面,八大行星运行轨道与这个平面平行。由于八大行星都位于黄道平面的横截面上,因此八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与黄道平面不会形成倾斜角,也就是倾斜角是0°,可是冥王星就不一样,它与黄道平面形成17°的倾斜角;更诡异的是,冥王星在运行到近日点的时候,与太阳的距离比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还短,它会周期性运行到海王星轨道内侧,成为海王星的“卫星”,除此之外,冥王星轨道外层附近还存在一条叫做“柯伊伯带”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由众多小行星组成,但是在这条小行星带里面存在个别比冥王星还要大的小行星,比如阋神星,很显然,如果冥王星是小行星的话,那么阋神星也应该是,所以冥王星不能把它归纳为行星。

冥王星运行轨迹与其他行星不一样

第三个原因:情感因素

人类认为太阳系中的行星具有“神圣性”、“稀缺性”、“珍贵性”,物以稀为贵,不能把什么天体都归纳为行星,这是对行星这种“神圣”天体的“侮辱”,因此为了保持行星的神圣性,科学家把行星的定义制定的更加严格,在2006年科学家制定出崭新和相对严格的行星定义之后,冥王星由于无法满足新制定的行星条件,最终被剔除出九大行星行列,而其他八大行星没有受到影响,与其说是冥王星不符合行星定义,倒不如说是科学家故意放弃冥王星,毕竟如果把冥王星也归纳为行星的话很不公平,对八大行星和其他小行星(如阋神星)都不公平。

冥王星大小与其他小行星大小比较

如果冥王星也是行星的话,太阳系很多小行星也可以称为行星了,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科学家不得不将冥王星从行星行列给剔除掉,从此太阳系变成了八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