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城隍庙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而上海城隍的故乡,就位于闵行区周浦镇的召稼楼古镇。始建于元初的召稼楼古镇,拥有上海历史上的三大文化亮点:“上海城隍秦裕伯”、“江浦合流叶宗行”、“教民农耕垦荒楼”,如此大规模的文化历史遗产,在上海地区非常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主要以东街、南街、西街及姚家浜为架构,沿河两岸的古民居建筑黛瓦粉墙、傍水而筑。与七宝、朱家角等古镇相比,召稼楼至今仍保持着难得的原生态风貌,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美景。

召稼楼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召稼楼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元代初期形成村落,兴于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召稼楼也是汇流黄浦江、吴淞江的明代水利家叶宗行的故里。当地于元大德年间形成村落,兴起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明代工部右侍郞谈伦为激励父老不误农时,勤耕细作,多产丰收,特意命长子谈田在朋寿园东首建造了一座钟楼。从此,每日清晨鸣钟不止,逢天气有变时即鸣钟告示。钟楼题名召稼楼,以示重农礼耕。这一带就此人勤田丰,赢得四乡好评,因此人们将这里呼作“召稼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召稼楼古镇这样大规模的文化历史遗产,在上海已很少见了,有关部门准备采取措施加强保护老建筑。“礼耕堂”灰瓦墙门里庭院深深,12道墙门一道叠着一道,确有几分深宅大院的气派。堂内有五进大院,厅堂楼宇共计138间。骑马墙、荷花墙、白墙黑瓦……古代上海郊区主要的房屋形态在此一览无余。“梅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有房间99间,由于居住人群相对较少,整体建筑格局相对完整,但随着年代久远,不少房屋已不适于居住。

在清代浦东望族奚家“仁善堂”旧址扩建起来的礼园,是召稼楼唯一收门票的景点。园林构思精巧,虽然面积不大,却亭台楼阁、廊厅径榭一应俱全,令人颇有天高水阔之感。园内还有当地人为两位改写上海历史进程的先贤——秦裕伯、叶宗行建造的纪念馆。

相传元朝进士秦裕伯是宋朝大词人秦少游的后代,明朝初年被朱元璋封为城隍,成为上海的保护神。而被誉为“钱塘一叶清”的明代钱塘县知县叶宗行,曾疏浚范家滨、汇并吴淞江、接通上海浦,使江浦得以合流。许多老上海人说:上海能成为东方大港,叶宗行功莫大焉!

古镇沿河两岸的美食街上,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尤以“召楼三宝”:召楼大曲、召楼羊肉、召楼拆蹄(手撕走油蹄胖)最为著名,堪称吃货们的好去处。召稼楼古镇的交通也很方便,乘坐地铁8号线到“沈杜公路站”,然后换乘175路、闵行10路,下车就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