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童心与老成 2020-05-04 18:30:05

“七巧似睡非睡横在烟铺上。30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她知道她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

如一盏即将燃油已尽的油灯,已是风烛残年的曹七巧,在自怨自艾地回忆着过往时,也生起了无限的感慨,幻想人生假如重新来过,会不会把生命重走一遭,摆脱家庭,金钱的冰冷枷锁,感受一点人间的真情实意!

《金锁记》是张爱玲重要的一部短篇小说,也是她自己很喜欢的一部作品。夏志清教授给了很高的评价,称这部小说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翻译家傅雷尽管对《倾城之恋》有微词,但对《金锁记》却表示欣赏,肯定了这部作品具有深刻批判社会的文学意义。“《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正如张爱玲为此回应傅雷批评《倾城之恋》而写的《自己的文章》中道:“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当然“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

简言之,曹七巧是一个“极端病态的”,彻底的恶毒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七巧,自小受教育有限,出生于小商贩小户人家的她,身体健康,带着市井习气,被哥嫂做主嫁给大户人家患软骨病的丈夫--姜家二少爷;由于被压抑的身心欲望得不到释放,常年的心理扭曲后,导致其变态,恶毒的性格。

虽说这部小说标题《金锁记》已经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带着黄金的枷锁行走人生,是曹七巧一生的悲哀所在,但我认为,形成她病态的心理因素,有三方面原因:封建家庭礼教的逼迫;金钱的诱惑和贪婪;情欲方面的感情枷锁。

一,封建家庭礼教的威逼与压迫,对年轻的曹七巧形成一重枷锁。

未出阁的曹七巧,帮着哥嫂经营麻油店,吃穿不愁,可一心想利用她“攀高枝”的哥嫂,明知大户人家的姜家二少爷是残废,还让她嫁入姜家;姜家为了笼络她,让她对这桩婚姻死心塌地,将她从姨奶奶扶正为正头奶奶。从娘家到婆家,看似为她好,实质是给她套上的是步步失去自由的镣铐。

“敝旧的太阳弥漫在空气里像金的灰尘,微微呛人的金灰,揉进眼睛里去,昏昏的。”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这段描述,我们能体会到一个封建大家庭,尽管已经是夕阳日下,但对普通老百姓仍旧有吸引力。

为了把空气中飘着的“金的灰尘”,一点点沉积成金,曹七巧熬了十三年,搭上了自己的青春,日益褪了色的生命,外加两个孩子。同时伴随她的还有越来越尖酸刻薄的言语,精明、工于心计的头脑。

二,在怀着强烈的金钱占有欲的驱动下,曹七巧心甘情愿给自己套上了黄金枷锁。

言语粗俗,性格乖戾的曹七巧,被姜家上至妯娌,下至佣人看不起!于是,在老太太去世后,分到不少家产的曹七巧,为了急于摆脱姜家其他人对她财产的觊觎,领着一双儿女独自在外租房生活。

按理说,娘仨个不缺衣少穿,又有佣人伺候着,当娘的好好调教儿女,也挺不错的。

如果那样写,那就不是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了!

在《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中道:“张爱玲的作品是批判女人的女权主义。”我认为,同为女性的张爱玲,她能理解女性为获得独立付出沉重代价的苦楚,所以批判中不乏同情!

在《谈女人》这篇文章中,张爱玲写道:“男子夸耀他的胜利-女子夸耀她的退避。可是敌方之所以进攻,往往全是她自己招惹出来的。”

被曹七巧暗恋,且“招惹”过的小叔子姜季泽,上门来找她,想利用她对自己的感情,行自己方便。

大施擅长的花言巧语,对曹七巧含情脉脉的姜季泽,让曹巧一度春心荡漾。可糖衣炮弹,在曹七巧的精明世故中败下阵来。

一番言语试探后,“七巧虽然笑吟吟的,嘴里发干,上嘴唇黏在牙仁上,放不下来。‘’把脸一沉,挥了手中的扇子,打翻了姜季泽盛着酸梅汤的玻璃杯。
“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一生换来的几个钱?”

爱的幻梦的破灭,更坚定了曹七巧视金钱为全部,视金钱为生命的信念,誓死捍卫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强的曹七巧,效仿姜家那两房人家,把女儿长安也送去了学堂读书。长安喜欢上学,因为失落了褥单,曹七巧暴跳如雷,准备去学校找校长。14岁的的女儿长安羞愤难当,决定不去上学了,也阻挡不了母亲领着老妈子去学校把校长羞辱一顿。

爱面子的长安,牺牲了自己受教育的机会,“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上次母亲逼迫她裹脚已经挡住了她走自己路的自由;而不让她接受教育,更是折断了女儿欲飞翔的翅膀。

强势的曹七巧,不允许她的儿女们有自己自由的天空。女儿们也是她的财产,她要牢牢掌控住他们,打、骂、哭、闹是是她对儿女们惯常使用的手段。

她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现在却以施害者的身份,走向施害自己子女的道路上,而且越来越变本加厉!

让曹七巧越来越喜怒无常,暴躁的原因背后,是一个女人,心里常年得不到别人的真心关爱,和严重缺乏安全感所致,而生理上的情欲压制加重了她的病态。

图片来自网络

三,男女之间感情上的不正常,是七巧婚后性格越来越粗俗暴躁,心理扭曲的主要原因。

她那患有软骨病的丈夫,常年卧床。“做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有我那三岁的孩子高。”一个身体不健全的男人做丈夫,即使有了孩子,可大家庭里彼此倾轧,生活苦闷中,她对小叔子的暗恋,成了一种折磨。为此,她依靠吸食鸦片来麻痹自己。

“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儿都酸楚了。”

但她意识到小叔子为钱而来的虚情假意后,她对他的“撩拨‘’感到愤恨,恼羞成怒地赶走他后,又无比懊悔。

“她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
“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张爱玲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写道:“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威胁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抽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

被压抑的欲望,使得她越来越变态,常年的内心煎熬经过这次刺激后,失魂落魄下的她,行为更出格了!

图片来自网络

曹七巧刻薄新进门的儿媳妇:“你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新婚没几天,让儿子整宿陪着她抽鸦片,让儿媳独守空房罢了,还让儿子把夫妻之间的卧室隐私拿来大肆渲染。用给儿子娶手下丫头做姨太太和让他沾染上鸦片的方法,控制儿子。

女儿有病不给医治,用鸦片代替求医问药。30多岁的女儿好不容易有了中意的男人,在三婶的帮助下已经订婚的长安,被母亲每天指桑骂槐,难听的话张口就来,不像一个母亲对女儿说的话。嫉妒女儿,她一辈子没有得到一个男人真心的爱,女儿的快乐对她是种深深的刺激和讽刺。她自己的生命早已萎谢在无爱的痛苦中,却见不得别人的美好。

“有一个疯子的审视与机智”的曹七巧,还是亲手斩断了女儿嫁人的机会。
“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又一次让她女儿的婚姻也幸福,成了“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只留给女儿“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爱情于大多数女人是奢侈品,只能用半生时光去祭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儿媳妇病死了,被扶正的姨太太一年后吞生鸦片自尽了,儿子不敢再娶了,女儿更是断了结婚的念头,死气沉沉的家里,闪烁着只是鸦片烟灯的光焰。

如一盏燃尽灯油的油灯,行如槁木的曹七巧也走到了生命尽头。

女儿和哥哥分了家,独自搬了出来,她没能实现自我救赎,也成了第二个“为钱卖身”的曹七巧,只不过走了另一个极端。“也许她用的是她自己的钱,可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的袋里掏出来的。”

张爱玲的《金锁记》所塑造的曹七巧,恶毒到无孔不入,正如她在《谈女人》这篇文章中所讲“一个坏女人,往往比一个坏男人坏得更彻底。”

这部作品之所以不断地被搬上舞台和荧幕,就是因为它写尽人性的贪婪,恶毒。虎毒尚不食子,一个女人却在沉沦于金灿灿的钱财枷锁中,沉醉不知归路,满足于金钱带来的对他人命运的操控中,却不知良知在一点点泯灭。甚至毫无人性到连她自己的儿女都要施以淫威,荼毒残害!

图片来自网络

《金锁记》带来的社会意义,不只是批判封建礼教荼毒女性,更鞭挞了人性在堕落后的邪恶和狠毒。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如著名作家阿城所讲:“写尽了人性之恶,再回头,一步一光明!”

童心与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