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右)在准备爱心餐。
今年50岁的万红是武汉市一家餐厅的老板。从今年春节开始,她一直坚持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爱心餐”,医护人员和环卫工人都可以免费预订。3个月下来,他们一共送出免费爱心餐2万份。万红告诉记者,爱心餐能坚持到现在,有各路“贵人”相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若干年后,想起来我也曾为武汉抗疫做过贡献,我会感到很自豪。”万红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免费餐也绝不应付”
为帮助更多抗疫人员,万红春节期间发了一条朋友圈:一线抗疫人员,需要吃饭的,都可以联系我。从那以后,万红每天把饭菜打包好,等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取餐。饭店里的3名厨师从每天早上7点半就开工了,光菜就要切五六个小时;每天上午10点半就要开始炒菜,考虑到有些人喜欢吃硬米饭或者软米饭,每天餐厅的米饭都要分两次蒸,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万红和3位大厨才有空停下来吃口饭。
但每天做三四百份的饭菜,加上后来物资紧缺,工作要维持下去很难,首先是人手不够,不过很快就来了4名志愿者,帮万红他们洗菜、切菜以及打杂;其次是食材问题,许多街坊邻居听说餐厅做爱心餐缺乏食材,纷纷把自家的米、面、油都拿过来给万红。
万红年前储备的荤菜大概吃了10来天,当时市场又没有肉卖,她只好给一个供货商打电话,对方当时刚好在给火神山建设工地提供肉菜,万红算是沾了点光,对方同意卖给她1000斤猪肉,那意味着爱心餐起码还能撑10天。
那时由于每天要做三四百份爱心餐,平均下来一份饭菜只能有二三两肉。后来有的单位反馈能不能多点肉,因为医生们上一天班后很饿。万红跟厨师反映这个问题,厨师也犯了难,最后决定在每份里加点荤腥,比如煮鸡蛋、卤蛋等。“反正就是想办法多弄一两个大家可能会喜欢的菜。”万红说,餐厅大厨做的菜品中有一些是很费工夫的,比如说珍珠圆子、粉蒸肉、土豆烧牛腩、冬瓜烧鸡等,因为她一开始就抱着一个想法:爱心餐虽然不收钱,但也不能将就应付。
“每天都有感动的事发生”
万红说,做爱心餐的这段日子,她每天都被感动着,这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月30日,来自四川的三兄弟给餐厅送来了大约3吨蔬菜,包括白菜、萝卜、娃娃菜等。三兄弟告诉万红,他们看电视上说武汉疫情严重,就组织当地老乡为武汉助力。这一车菜是四川巴中的乡亲们援助武汉的,乡亲们从山上把菜用背篓扛下山再陆续装车,而路费是三兄弟自己掏的;三兄弟连夜轮换开车不休息,奔赴1000多公里来到武汉,这让万红肃然起敬,她和同事们边流泪边卸菜。“听到他们这一番话,我觉得自己跟他们相比其实没什么。有这样一群人,做好事不留名不留姓,听说武汉人有困难,就带着一卡车蔬菜来到你身边。所以我更没有资格不坚持下去。”
还有一次,一位浙江大姐得知万红缺一次性饭盒,一个星期后,满载着六七百件饭盒的运输车就开到了她的餐厅门口。饭盒的价格万红很清楚,她就给对方打电话致谢。“她说你现在不要跟我提谢的事情,我们就一直想通过一个渠道去帮助武汉,好不容易把这个渠道给打通了,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疫情期间这些暖心的事,万红每一件都如数家珍,聊起来声音始终有些哽咽。
“为抗疫出力很自豪”
万红的餐厅除了3位大厨,还有6名志愿者。算上购买食材,各种投入已经超过20万元,一共制作了超过2万份爱心餐。万红说,她从来没考虑过亏不亏的问题。在采访中她反复强调着一句话“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万红说,如果单凭她自己,爱心餐根本坚持不下去。每次想起这段时间自己遇到的好心人,她都心头一暖。
比如说,年前交通管制时,采购食材是头号难题,就在那时,快运队出现了,他们每天可以出入城区,队员们抽出休息时间帮万红的餐厅采购,还不收任何费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快运队,爱心餐肯定搞不下去了,快运队真是我的贵人。”
2月4日,志愿者徐先生开车送菜到餐厅,卸货的时候,他告诉万红,因为2019年底自己腿骨骨折,所以只能开车送货,不能帮忙卸货,感到很抱歉。“带伤的他有一百个理由在家休息,却依然选择逆行做志愿者帮助转运物资。那天等我们卸完货已经很晚,他连口水都没喝就往回赶。疫情期间,正是这些志愿者不求回报的付出,让我们有了战胜疫情的底气。”
万红的家人对她的态度也悄然发生变化。一开始劝她“少管闲事”的女儿也转为支持母亲,只要有空都会到店里帮忙准备爱心餐。
“作为武汉人,我感恩所有在疫情到来时选择逆行的人们,他们比我们更勇敢。对于我而言,能奉献出热菜热饭,为抗疫出一点力,我感到很自豪。”万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