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之十:近代犹太人与犹太教

犹太人是一个特殊的民族。一般来说,一个民族要生存应当拥有自己的土地,共同的故乡。但是,长期以来,犹太人散布在世界各地,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土地,耶路撤冷只是犹太人心目中的故乡。然而,犹太人依靠自己珍贵的文化和宗教传统,将居住在不同国家的所有犹太人联系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历经千百年仍屹立于世界。
千百年来,犹太人不是依靠某个世俗国家、世俗领袖,而是凭借全民族忠于一个理想、一种生活方法、一部圣书保持着本民族的特点。犹太教是维系犹太人传统的纽带,是体现犹太人伦理、法律思想、生活方式等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开始流落异乡他国时,犹太民族已有了贯穿着崇高理想和圣经戒律的独特文化。长期以来,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受到当地世俗政权的歧视,他们被迫居住在专门划定的狭隘地区(格托)中,一旦离开格托就有遭到侮辱、袭击的危险。因此,遭到歧视的犹太人形成了自愿与当地社会隔绝的心理状态,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传统。犹太教支撑着这种保守的民族心理,反过来,这种保守心理使犹太教长期停留在中世纪的形态。

欧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犹太人在贸易和商业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犹太人的地位逐步提高。但各国统治者认为,犹太人只有放弃犹太教,接受皈依基督教的先决条件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公民,进入当地社会。法国大革命以前所未有的气概解放了犹太人,1791年9 月27日,法国国民大会赋予法国犹太人以国家公民的身份进行宣誓的权利。
为了更进一步解决犹太人的问题,拿破仑恢复了古老的犹太教公会,企图通过犹太教公会这样一个具有宗教权威的机构来实现犹太人的解放。1807年2 月,犹太教公会在巴黎举行会议。在拿破仑的压力下,犹太教公会作了巨大让步。根据犹太教公会的决议,法国犹太人放弃了拉比审判权、自治权和返回以色列的希望,允许犹太人与非犹太人通婚等。犹太教公会宣布放弃建立犹太国家的理想,这是犹太人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对西方犹太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大革命失败后,反犹主义重新抬头,犹太人获得的平等权利被剥夺。
犹太人固守犹太教传统,宁死不愿改信基督教。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迅速发展,基督教也有了巨大的变化,犹太教还停留在中世纪的状态,保留着大量的宗教迷信,从而被基督教徒看作是真正宗教的否定者,遭到基督教徒普遍的反对和歧视。社会普遍的反犹心理,刚刚获得权利又被取消,沉重地打击了犹太人的自信心。在此情况下,犹太人一方面大量外迁,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重新树立犹太民族的自信心。在此背景下,里塞尔和聪茨建立了犹太民族学,通过传播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树立起对本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自尊,放弃通过皈依基督教获得平等权利的迫不得已的做法。
犹太民族学推动了犹太启蒙运动的发展。19世纪20-30 年代,这一运动发展到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启蒙运动的目标是企图拆除犹太人的精神壁垒,废除犹太教的教条主义和那些繁烦的祈祷仪式。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号召犹太人了解犹太民族以外的世界,学习欧洲文学和近代自然科学,接受基本的职业训练,从事更加有益、更为高尚的职业。40-50 年代,犹太启蒙运动进入第三个阶段,主要是歌颂犹太人的光荣历史,赞美古代犹太人的乡村生活等等。

犹太启蒙运动引起了犹太教内部的分化,犹太教分化为正统派、改革派、保守派。在德国、北欧、法国、荷兰、匈牙利,改革派与正统派尖锐对立;在东欧,正统派占据了绝对优势。
正统派:正统派认为西方文化对于犹太教徒来讲处于次要地位,第一位的是犹太教信仰。正统派坚持犹太教的613 条规例,一条也不能减少,一条也不能增加,否则,按照犹太教经典《塔木德》的规定,就是异端。在正统派中,哈西德教派继承了中世纪犹太教的神秘主义,他们只承认最古老的犹太教真理,以此唤起犹太人的宗教热情。哈西德教派认为宗教的本质不在于礼仪和律法,而在于同上帝的活的联系,对此,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祈祷。至于祈祷,并不限定时间和次数,无论何时,只要产生了祈祷的愿望就可以祈祷,祈祷时,可以朗诵,也可以随着即兴的曲调唱诵。哈西德派教徒常常聚居在一起,尊奉一个能通神的圣徒,每年至少要拜见圣徒3 次。他们在聚会礼拜时大声唱圣诗,直至引起宗教狂热。正统派坚持犹太教的传统信仰和仪式,反对改革派的主张。
改革派:改革派于19世纪20年代在德国兴起,以后随德国移民传播到美国。改革派主张放弃在宗教文化上造成犹太人与世隔绝的一切做法。在宗教思想上,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不变的真理,凡真理都必须接受人的理性的检验,犹太教也不例外,因此,犹太教教义必须发展。在宗教仪式上,他们主张按基督教的模式改革犹太教礼仪。礼拜时,男女不分坐,男子不必戴小帽遮头,祈祷时不出声或尽量小声,用男女混声唱诗班和管风琴为领祷人独唱伴奏。改革派的主张在德国遭到了多数犹太教徒的反对,但在美国传播较快,吸引了大批犹太人。
保守派:保守派19世纪中叶兴起于德国,它介于正统派和改革派之间,属开明派。在宗教思想上,他们主张宗教的意义在于领会实践它的精神,而不在于宗教的形式,因此要求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过去的规定。比如他们主张协调犹太教与现代科学的矛盾,不坚持《五经》为永恒不变的真理。对于救世主弥赛亚,他们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降临,而在于通过教徒虔诚的信仰,在现世建立正义。但在宗教仪式上,他们相当保守,坚持男婴应当接受割礼,教徒应当遵守饮食方面的禁忌,遵守各种节期;饭前祈祷、饭后谢恩,礼拜时戴帽,每天应当祈祷3次;在每次安息日前,教徒在家中要点蜡烛等等。保守派特别重视把犹太教与犹太民族文化、犹太历史结合起来,从文化角度支持犹太复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