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台一直有一些年轻的读者朋友,私信问我一些装备型号的“消息”,并且还使用了一些诸如“大神”之类的称呼,言语很亲切,甚至带有一些崇拜色彩。

对于这种现象,我本人的感受并不是舒服、陶醉,而是担忧。这篇文章,主要是和还在读中学的读者朋友说一些难听的实话,希望或多或少能帮助到一些人少走弯路。

一:不要相信任何宣称“我有反坦克导弹的最新消息”或者此类噱头的所谓大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是敏感行业的专家、特别是直接涉及敏感型号的技术人员,你是否愿意有人天天找你打探敏感信息?你是否愿意与这样的人当朋友?

要靠写相关的题材赚钱,拿这种消息作为素材,结果一定是害人害己。公开出版的各种书籍(技术理论专著、工业史、回忆录)和论文,本身对于个人就是挖掘不尽的矿藏;绝大多数情况下远比私人渠道的信息要完整、可靠,而且安全。

不要相信任何以兜售最新消息为噱头、卖点的人。真正直接牵涉这些消息的人,只会主动的远离他们——因为这是切切实实的重大安全隐患,足以牵连自己到砸饭碗、蹲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与人的交往是精力与情感的相互投资,没有足够的互利便无法持久

跨行业交流的最大阻碍,在于基础概念。我可以靠讲解基础概念获得收入,所以我有耐心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解释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但如果对面的行业专家发现,要和你说清楚一件事情,至少需要大半天时间先和你讲各种基础概念;那么除非你是大领导,或者其它重大利益相关,否则他最后的选择一定是“算了算了,说这个干什么”。

这样的基础,建立不起长期的友谊,因为甚至连共同话题都找不到。相反,要和这类人缔结持续的友谊,你必须要做到在交流中最大限度的避免对方不必要的浪费精力,并在必要的时刻能给对方以帮助。这才能让对方觉得有维持交往的价值。

这种互利并非是指金钱或者其它物质利益,而是知识、见解、思维方式上的相互补充和参考比较。

三:不能单纯期待通过结识他人来提升自己,有效提升自己才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每个人的社交动机都有差异。以我本人来说,结交各个行业的专家朋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用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的人生经历;来补充我的知识结构、修正我的认知思考模式、扩展我的阅历视野。

当多个不同行业,比如机械加工、火工品、航空、国际史、古代史、法学、微生物学......的专家汇聚在一起,针对一个人、一件事,彼此都基于实证主义原则,利用彼此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最后这些基于不同专业背景和人生阅历的观念,在相互否定、补充、激发之后,能得到坚实可靠的结论尚在其次,每一次交流的本身都是很好的收益。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个松散、简化,仅为参与者自身服务的智囊机构。类似的情况其实非常广泛和普遍,但门槛不低,如果一个人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和思考能力,在其中是呆不下去、必然要被排斥出局的。

四: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军事饭圈文化上

对于还在读中学的读者朋友,我非常坦诚的说一句;好好读书,尽力去读好的学校,千万不要把精力空耗在追逐各种小道消息、沉迷于一些“大佬”相互吹捧的恶臭军事饭圈文化中,那不会给你未来的成长带来任何助益。

今天你花费巨大的精力,周旋在各种大佬中,获取一些模糊不清、也无法证实/证否的消息、数据,对于你的将来没有任何正面意义。因为你投入的精力是一次性浪费掉的,你从中得不到任何可供未来重复利用的知识和经验,得不到通用性的分析判断思考能力提升。

无论日后你是否选择投身军事相关的行业,拥有良好的知识和思考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个人能力关键。如果你真的对军事感兴趣,想要深究其中的本质规律;到最后你不可能绕的开数学、物理、化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这些更为基础的学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B-2的风洞试验论文,此类公开资料其实浩如烟海,哪一篇不比所谓军事圈大佬的消息权威、充分,但是你的基础知识和相关能力,足够准备好研读这些资料了吗?

因为每一种装备的研发改进淘汰、每一种体制的诞生延续消亡的奥秘,你要想深入其中,都必须借助这些学科的知识和思考方法。你能考上的学校越好,你能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就越多,能得到的教育质量也就越高,才能更好的掌握学习更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时间紧迫,未来的社会竞争压力还会越来越大,各位年轻的朋友,不要误了自己的青春和未来的人生希望。

听我一句实话:在微博和军事论坛上,靠标榜“内部消息”自抬身价的、靠莫名其妙的黑话制造交流障碍的、靠相互吹捧结成小圈子抱团、甚至试图垄断一个领域话题的所谓“大佬”,全都是傻逼,没有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