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过去相比,亚洲人结婚越来越晚也越来越少。这对女性、传统家庭观和亚洲政治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亚洲人有好几种不同的家庭系统。

简单来说,在南亚,传统价值突出,人们结婚较早,包办婚姻普遍,男人在家庭中占统治地位,自己的小家庭之外延伸出来的大家庭也很重要。

在东亚,男性也占优势,但小家庭更受重视,包办婚姻基本不存在了;在东南亚,女人更加独立。

纪录片《出路》主人公(之一)马百娟(图中)

在南亚和中国,婚姻几乎仍是极普遍的,有98% 的男人和女人都结了婚。相反的是,在西方国家,30多岁的人中有四分之一都在同居或者从未结婚,而且半数的婚姻都以离婚告终。

在大部分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同居都很少见或压根不存在。日本是个例外,在1970年代出生的女性中,有大约20%的人说她们曾与一位性伴侣同居。对日本而言,这是个巨大的变化。

在许多西方国家, 更多的同居抵消了更晚的婚姻和更高的离婚率。

在亚洲,传统观念在其他方面也生机勃勃。与西方人相比,亚洲人更认为“女人的幸福基于婚姻”他们更相信,女性在结婚或生育后应该放弃工作。亚洲人也更不认同婚前性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剧《坂道上的家》剧照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女性和传统家庭生活的角色都在见证着巨大的变化。

首先,人们结婚的时间正越来越晚,而且经常晚得很多。

在日本、韩国等最富裕的地区,女性的平均年龄现在是29到30岁,男性则是 31 到33 岁。这比传统上亚洲女性被认为应该结婚的年龄要晚,而且比西方也要晚,美国女人结婚的平均年龄是26岁, 男人是28岁。

如果再考虑西方婚前普遍的同居行为和亚洲这方面的不普遍, 那么东西方的差距就会更大。在一些亚洲国家,过去三十年来的平均结婚年龄提高了五岁,这不是个小数字。

日剧《逃避可耻但有用》剧照

其次,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人们不只是结婚晚,而且干脆就不结婚了。

2010年,三分之一的30岁以上的日本女性没有结婚,她们中的半数可能永远不会结婚。

亚洲人对结婚的逃避是一个新现象, 而且很惊人。仅仅30年前,在大部分亚洲国家,只有2%的女性是单身。在日本、新加坡等地,30岁以上女性的未婚率上升了20%或者更多。

更引人注目的是,亚洲女人并不只是到了30岁还单身——这在西方也是一样——而且是从来没结过婚而且很少同居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人30+》演员陈乔恩访谈

亚洲越来越多的未婚女性并不意味着婚姻的崩溃,而只是她们在回避结婚。不过, 婚姻也确实是在崩溃

在日本,2000年代中期的 总体离婚率 ——15岁以上的人口中每一千人中离婚者的数量——是大约2.5, 在整个亚洲,这一数字是2。而美国是3.7,英国是3.4,法国是3.1,德国是2.8。

在亚洲, 只有在个别国家,离婚像在西方一样普遍,比如韩国的数字是3.5。 在西方,离婚数十年来已成了一件平常事,所以有更多的夫妇分开。

日剧《离婚的两个人》剧照

亚洲的数字增长则是近期的事:中国的离婚率从2000年代初开始增长。在1980年代,亚洲的离婚率是1,而现在是2。如果这种增长持续下去,离婚在亚洲会像在欧洲一样普通。

在多数传统社会,婚姻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孩子,而跟浪漫的爱情几乎无关。毫不意外,养育孩子的方式也和婚姻一样发生了变化。

东亚女性的预期终身生育数量——也就是所谓“生育率”——从 1960年代的5. 3 %降到了现在的1. 6%,下降非常显著。 但传统的态度仍然存在,要求夫妇在结婚后不久就要开始生孩子。在这种形势下,女人们为了少要孩子而选择晚生孩子——也就是说,晚结婚。

婚姻模式的改变的另一个原因是,女性的教育和收入提高了,其地位却没能有相应的跟进。 亚洲传统婚姻制度的显著特征在于,女性的独立空间很小,特别是年轻女性。

有两大因素给了女性更多的独立性:教育和工作。 东亚女性的教育在过去30年里有了显著的提高,其识字率与男性几乎拉平。女孩们上学的时间和男孩们一样多, 而且15岁到24岁间的文盲率在两性之间并无差别(在南亚不是这样)。在如今的韩国,女硕士占所有硕士的一半。

教育改变了女性的预期。 在2003年在北京的一次调查发现,在月收入5000 元到10000 元(大约600 美元到1800 美元,是受过大学教育的指标)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没有结婚。

其中一半说她们用不着结婚, 因为自己在经济上能够自立。韩国人称这样的人为“黄金姑娘”。 “为什么我要去过一种每天做豆腐汤的日子,像我妈那样? 其中一位问道。

未婚率的上升和每一级别的教育都有关系。没受过中等教育的人群结婚的最 多,其次是受过中等教育的人,而结婚最少的就是大学毕业生。在美国和欧洲,情况与此完全相反,大学毕业生比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更多结婚。

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女性越受教育就越不愿意结婚。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15岁以上青年,包括未婚、离婚和丧偶的单身认可已达2.49亿,占2017年总人口的17.9%,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人口的总和。

一方面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2009年,我国女大学生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男性。2010年,女研究生的比例也超过了50%。以前,男主外女主内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家庭模式。对于一部分女性来讲,不结婚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所以结婚是她们获得经济保障的唯一方式。而如今,教育让新一代的女性得以脱离家庭,踏入职场,仅凭她们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获得经济独立,而经济地位的提升让她们又有了更多选择单身的可能以及向婚姻说不的底气。

另一原因是传统的婚姻家庭对于年轻女性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传统的性别分工将女性束缚在生养孩子、做家务、照顾老公和照顾双方父母这些看似繁琐,实则非常繁重的家庭事务当中。而那些来自双薪家庭的女性在婚后不仅要像男性一样面对职场的巨大压力,贡献家庭的收入来源,还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家庭事务。这样的婚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望而生畏。

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已经不愿再在男权社会下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年轻的女孩们正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宰自己的人生。

在北京工作的美国记者Roseann Lake,在花了几年时间来探究中国的“剩女”问题后,也意识到在中国“剩女”的含义已经不同:

“我能判断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而不是人云则云。”

“我对自己的想法非常自信,即使有时候跟主流不是很一样。”

“她们是那些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知道什么能让她们开心的人。

她们尊重自己所拥有的自由,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宁愿面对压力和批评。

有人会用这股力量来抵抗生孩子、生二胎的压力,抵抗做某件丈夫喜欢自己却不喜欢的事情。这种心态永远不会消失。”

也许婚姻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趁年轻

对自己狠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