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光绪帝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瀛台岛四面环水,只有一座过河石桥通往陆地。光绪住进去后,这座石桥就被拆除了。没有了石桥连接,光绪与世隔绝,成了天外孤客。

太监每日送“御膳”时,搭起跳板,进入瀛台;待光绪“进膳”后,太监离开,跟着撤去跳板。光绪万般无奈,写下“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楫”的诗句。

光绪用膳,慈禧也有严格规定:只能是“冷粥温茶”——要等饭菜凉了才可以吃,理由是光绪犯了家法。衣衫只有一套,连换穿的都没有。

光绪居住的涵元殿,窗户纸被寒风吹破,慈禧也不允许修补,光绪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一年冬天,湖上结了冰,光绪在冰上游玩,慈禧知道后,怕光绪从结了冰的湖面逃跑,命人天天在瀛台岸边凿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变法失败后,光绪宠爱的珍妃命运更为悲惨。慈禧先对珍妃当众施以杖刑,撤去簪珥首诗,囚禁于钟粹宫后的北三所。

慈禧派了两个宫女监视,“门自外锁,饭食自槛下送”,每天还得忍气吞声地跪听慈禧爪牙的“数罪”。衣食极为恶劣,蓬头垢面,虱蚤满身,形同乞丐,凄惨异常。

珍妃被折磨,光绪皇帝感到如同自己被折磨,处死珍妃,光绪皇帝便死了一半。

光绪帝进宫时,体质本很弱,十八九岁后身体才逐渐好了起来,十年之内,看病用药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个时期,也正是他亲政处理朝政的时期。

而自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变法失败,他被囚瀛台,二十八九岁的他正值盛年,健康状况却急剧下降。由于受到来自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他的病已非药石可疗了。

捱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农历),他病情恶化,10月16日,肺炎和心肺衰竭并至,10月20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10月21日夜半时,“脉息如丝欲绝,肢冷,气陷…神识已迷,牙齿禁闭,势已将脱。”10月22日中午逝去,终年只有38岁。

由于光绪帝是先于慈禧一天而逝,光绪帝的死因引起了不少猜测,一直是人们谈论的话题,也成为清末的一大疑案。

流传最广的议论是,慈禧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为防止光绪重新掌权,急忙立三岁的溥仪为皇储,然后害死光绪帝,以绝后患。

也有说是袁世凯为了夺皇位,收买了光绪身边的人,在光绪的饭菜里面下药毒死了光绪。

为解开这一历史疑案,1980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清西陵文物保管所在清理祟陵地宫时,对光绪帝的遗体进行了化验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帝遗体为1.64米(身高),筋骨骨骼各关节尚连为整体,没有刀剁斧砍的伤痕。

保存最完整的是发辫,发辫分三股编成,长约一尺,辫梢扎有红色的头绳。

当时取颈椎骨和头发进行化学成分的化验,证实没有任何中毒迹象。清理化验完后,工作人员将光绪帝的尸骨用塑料袋装好封闭,放于特制的楠木小棺中,复葬进了原来的棺椁里。

因此,根据化验结果,也根据清史中保留的大量光绪帝脉案可以证明,光绪和慈禧前后差一天而逝,只是一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