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付雨涵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达874万人。一场新冠肺炎,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也造成了冲击。

4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对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指出,受疫情冲击毕业生的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发生了改变,单位就业是毕业生主要去向,新经济行业受到青睐。总体来看,超半数毕业生仍未获得Offer。

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冷热不均

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本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明显减少,而求职申请人数则增加,而东北地区招聘需求人数降幅和求职申请人数增幅都相对较小。

从重点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指数)来看,京津冀地区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差,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学生就业形相对较好。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地区的大学生供求变化与其他地区不同,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其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申请人数均有所下降;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招聘需求人数明显下降,但求职申请人数在增加。因此,京津冀地区大学生CIER指数降幅相对较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降幅相对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季度大学生CIER指数较高的城市为大庆、咸阳、洛阳等中部和东北地区三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如中山、淮安、惠州、威海和秦皇岛等。而东莞作为新一线城市,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较好。从就业景气较差的城市来看,贵阳的大学生CIER指数最低,为0.40,同时,北京、上海、青岛、杭州、成都、南京和西安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CIER指数也相对较低,表明这些城市的就业竞争激烈。此外,厦门作为二线城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作为三线城市也在大学生CIER指数较低的城市排名当中。

单位就业为主要去向

郑州位列毕业生期望就业前十城市

总体来看,单位就业为毕业生主要去向。其中,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最高,为75.8%;其次,为自由职业和国内/外升学,所占比例分别为7.7%和7.5%;而选择创业或其他的毕业生比例最低,仅占2.8%;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拟考研”、“拟出国”及“暂不就业”等形式的慢就业,比例为6.2%。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烈。

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

“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从期望就业岗位来看,毕业生更青睐于技术、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运营等岗位,所占比例分别为18.3%、12.9%、11.6%和9.4%,这也进一步反映了与这些岗位对应的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求职竞争相对激励。”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半数毕业生目前未获得offer

疫情之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提高了求职供需的匹配效率。但从获得offer个数的情况来看,超半数毕业生目前仍未获得offer。

数据显示,有约55.2%的毕业生目前仍未获得offer;有15.8%的毕业生获得1个offer;有12.1%的毕业生获得2个offer;有8.5%的毕业生获得3个offer。

“我们对未获得工作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毕业生选择“太迷茫,不知道该选什么”这一选项的比例最高,为21.4%。除此之外,未满足用人单位要求(14.9%)、简历投递太少(13.3%)、获得的面试机会太少(11.8%)、没有积极找工作(10.4%)等,也是未获得offer的主要原因。”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获得offer主要源于大学生自身因素,未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的求职动机和目标,使得在就业市场中较为被动,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疫情冲击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不同专业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预期也有所差异。“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学及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非常难”的人数比例超过了平均值;而理学、医学、工学和农学类学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非常难”的比例低于平均。”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表示,理工科学生对就业形势的预期要好于人文社科类学生。

应切实落实“就业优先”的政策

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

“薪酬福利、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工作生活平衡依然是毕业生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在加大宏观经济需求扩张的同时,应切实落实“就业优先”的政策,推动实施投资项目就业效果的评估机制。

同时,业内人士表示,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和新就业,建立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切实重视学生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全面培养,将提升各项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改革的中心任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