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版早餐食谱很健康,注意这3点,让孩子长高健壮

前几天“网红专家”张文宏医生,在一次讲座中谈到,早餐不要喝粥,应该吃鸡蛋和牛奶,结果被一些网友批为“崇洋媚外”。那么张文宏医生的观点真的不对吗?

早餐就应该吃粥?很多长辈认为,早餐就应该吃粥,因为我们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这么吃是老祖宗几千年来定下来的,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觉。不用多说,就说我们中国人的祖父辈,绝大多数人早餐肯定不是只吃粥的(也就是菜粥加点粗面饼子和咸菜),、。为啥春语这么肯定?道理很简单,那个时代中国80%的人口是农村人口,每天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早上喝粥白天干活根本顶不住的。

就算是当时的城里人,生活条件也不比今天,早餐多数也就是稀饭、粗粮饼子等等,也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粥(粥是粮食富余之后,才会大规模普及的吃法,所有人都能喝香喷喷的大米粥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这几十年的事。)

那么早餐怎样吃好一些呢?

1. 早餐首先要吃一些热乎的食物

因为早晨起来,人体的神经系统、血管都没有充分舒张,吃太多的生冷食物,对于消化系统、血液流通不利。如果有朋友喜欢吃一些凉拌菜、生鲜蔬菜,那么搭配粥和热牛奶是可以的(所以,春语并不反对早餐喝粥,只是反对早餐唯有喝粥的论调)。

2. 早餐喝粥才养胃?

所谓养胃,是因为粥很容易消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粥确实养胃。但关键是,多数人并不需要如此养胃,如果没有重大疾病或健康问题,除了喝粥最好再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让胃部的消化功能得以适度的“锻炼”,倒是更好的“养胃”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早餐建议吃一只鸡蛋或是喝牛奶

鸡蛋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人体吸收率达到98%,几乎可以说浑身是宝,而牛奶中富含蛋白质,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因此,早餐的公式可以理解为:碳水化合物(主食,可以是粥)+蛋白质(肉蛋奶中的一种、增加饱腹感)+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蔬菜、增加饱腹感)。

张文宏医生的观点,春语基本上是支持的,只是张医生说到“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这个部分微调为“早上可以喝粥,但不要只吃粥”就好了。对于给张医生扣崇洋媚外大帽子的人,春语要说,如果这就叫崇洋媚外,那么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也太过脆弱了些。事实上,日本推行多年的早餐中要有牛奶的观念,在战后迅速让下一代孩子个子长高、体魄更健壮。

今天给大家分享就是一道小米鱼肉粥,用粗粮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用鱼肉来补充蛋白质,一举两得。

主料:小米、巴沙鱼

配料:枸杞

小米每100克热量为361大卡,含有75.1克的碳水化合物,这部分的数据与大米差不多,但小米属于粗粮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可以用来代替大米做粥,升糖指数会更低一些。

另外可以用来代替大米做粥的还有糙米,与大米同宗同源,但是因为多了一层壳,也多了不少的营养元素和膳食纤维。再就是有一种苞米茬子,是就是把玉米粒打碎,这样煮出来的粥有玉米的香味,同时也比大米粥含有更高的膳食纤维。

做法:

1. 巴沙鱼洗净,切成小块,加入料油、姜丝、盐腌制10分钟。大家可以提前腌制好,放到冰箱里,方便第二天早上煮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小米洗净,煮到米粒开花,然后加入鱼肉、枸杞,再煮上3分钟就可以出锅。

早餐吃粥虽然是习惯,但也未必就要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早餐,比如东北的豆腐脑,北京的豆汁儿焦圈儿,天津的煎饼果子,河北的驴肉火烧,河南的胡辣汤,昆明的米线(对,昆明人早餐也是要吃米线的)……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早餐文化,只用粥来概括实在是太狭隘了。

如果说真有国民早餐,那么唯一的标准就应该是:有利于国民身体健康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