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男女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友谊?

这个问题就如同另一个令人感到为难的问题——上下级之间能不能做朋友?

有一位朋友,时常找我吐槽他的上级。要么总是喜欢大呼小叫,要么就是情绪化。他说还好这个人是他的上级,不用做朋友,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相处。

在正式踏入职场之前,身边总有些人会善意的提醒你,不要跟同事做朋友,更不要跟自己的上级或者下级做朋友。

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会很疑惑,为什么不能跟他们做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就进入了外企工作,外企本身就存在平等文化的情况,再加上大家都和蔼友善,这个大学生很快就跟大家打成一片。带着学生的稚气和思维,他的确是真心实意在交朋友。

所以他时不时会请同事喝东西,偶尔请上级吃饭,周末闲暇约直接上级领导出去玩。

既然是朋友,那就免不了要进行一些掏心窝子的交流。他也知道分寸,一些过于敏感的个人隐私事件绝口不提,但其他事口无遮拦地往外倒。

他一直表现平平,跟他同时进公司的人已经多次参与重大项目,连升了两级,他却还是公司的小基层。

他以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运气不够好。后来才知道,他之所以没有被分配去跟进重大项目工程,是因为他的直接上级刻意为之。

原因很简单,他的上级在听了他那么多私事之后,在跟他有了密切的接触之后,认为他现在思想过于幼稚,难担大任。

我有一位朋友,属于职场精英人士,在公司担任不大不小的官职,手底下也有不少员工需要管理。

在刚刚升职之后,由于他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带团队的风格,所以对底下的员工持温和包容的态度,甚至可以跟下属称兄道弟。

整个团队的氛围的确很和谐,但是他的下属已经被培养出了“有事我老大给我罩着”的习惯。

所以,在某次重大决策上,由于下属所犯的低级错误,这位朋友不得不承受自己上级的责备,并且迫于压力,不得不把犯错的下属调到其他部门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蒂芬·E·科恩和文森特·D·奥康奈尔在《高情商管理者的六个习惯》里写道:个体最希望被别人对待的方式,由四个维度构成——尊重他人、显示公平、言行一致、包容多样化。

其中,显示公平的前提是设置边界。边界是指实体的起点和所有权,以及另一个实体的终点和所有权。

在职场上,管理者需要在自己的管理中,设置好界限感。而管理者的监管界限,由物理空间界限和关系行为界限构成。

在关系行为领域,管理者需要承担绩效管理、提供反馈、培训和指导等高敏感角色,同时行使招聘、解雇、升职等人事维度的高敏感权力。

大多数时候,管理者只能做出相对公平的判断和决定。一旦边界模糊起来,上下级之间的工作效率就可能受到影响。

譬如职场精英初带团队时的例子,正是由于员工和管理层的社会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以工作执行力也变差。大家在工作中不再被等级和职场要求束缚,在重大决策和项目面前,由于关系的“亲密化”,必然会阻碍决策和项目,甚至是变革的执行。

究其根本,因为上下级的“友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理层对下属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会削弱管理层对下级说“不”的权力。

但在职场中,总是有些不遗余力的想要跟上级成为“朋友”,这一类人大多情况都是溜须拍马屁的人,他们也并非是真心实意想要交朋友,只是因为这类人明白相互利用的好处。

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无法评判他们的做法是对是错,毕竟各取所需。但试图讨好上级,跟上级成为朋友的人,最终的下场也并不如愿。

现实生活中也有上下级成为知心好友,离开公司单干创业的情况存在。

但上下级之间做朋友,总归是有风险的,这样危险的关系有没有必要,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The End -

作者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6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Bo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