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是一部改变韩国法律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美术老师应聘了一所聋哑人学校,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教导员毒打学生,校长强暴女同学的行径,并逐渐揭开了这个学校惊人的隐秘。我们在这部电影中,不难看到普通人甚至弱势群体,对抗权威的无奈。

当义愤填膺的女主带着受害者的口供找到了教育局和市政委,可是这两个本该为民服务的机构,此时却是在相互托退责任,谁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警方对她的回应也是含糊其辞,明目张胆地包庇校方。

迫于舆论的压力,校方终于被带走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哪怕是到了法庭上,由于校方的势力过于强大,依旧有着无数不断法律人士包庇着他们

当马上可以给校方判罪时,聋哑儿童的贫困家庭接受了校方的和解,不再要求上诉

当男主好不容易找到校长的性侵证据,呈现给法官时,却只得到了半年有期徒刑的判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终于有律师愿意为孩子们辩护时,却因为自己的把柄被抓住向法官勾结妥协。

一次次正义勇敢的抗议,被权威无视和碾压,我们常常用“无法发声”来形容弱势群体,而这群聋哑人就是真正“无法发声”的人,他们不光无法对抗强者,甚至当在法庭上愤怒的起义时,他们也只能低声嘶哑。

这部震撼人心的韩国电影最令人心痛的是“改编自真实事件”,而其实在中国也不乏有类似的案例。

从鲍毓明案件发酵以来,先是从一面倒的叫骂声,随后迎来了几处反转。可无论怎样反转,这个在身心尚不成熟的小女孩面前,鲍毓明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养父,都应该给予其正确的引导。

男性,四十岁,父亲,大律师,公司高管,这其中每一个词都足以凌驾于普通女性身上,成为不可抵抗的权威,也许这个案件中的善恶远比《熔炉》要复杂,但也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家庭和学校,父母和老师,合理利用权威性的存在,能够成为保护和引领孩子的标杆,反之,也将带来毁灭性的难以抵御的伤害。阳光下的正义会迟到,但从未缺席,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应该尽一己之力阻挡来自强者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