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抗疫以来,“硬核医生”张文宏就一直活跃在国民的视线里,各种褒奖铺天盖地,甚至被誉为“钟南山的接班人”,他真的已经成了抗疫先锋?笔者并不这样认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文宏医生能走到今天,就差捧上神坛,是社会环境导致的,也是一种心理现象的外像化。

01

张文宏的“适机”发言迎合了民众心理

张文宏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就引发民众关注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刚开始时候,张文宏面对媒体采访说:最早时候面对新肺炎病毒,大家一无所知,一线医护人员选择暴露在病毒面前,这需要极大勇气,但是到了这个阶段(病毒危险性是已知),是时候换一批人了。换谁?

“共产党员”张文宏说。“当初入党的时候不是都说了吗,要敢于为人民利益牺牲一切,包括生命。”

“我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部换下来,换成谁?换成科室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嘛?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迎着困难上。我说现在开始,把所有的人都换下来,共产党员上,给我做出该有的样子来”

就是这次发言,让他站在了全国人民面前,这样大胆言论,听起来很提士气,但是仔细想一下,这里有必要说这段言论吗?

当时武汉刚进入封锁阶段,上海并不是重疫区,也没有面临大量感染者需要接受医治的局面,可以说上海医疗体系完全可以应对,并没有出现医生临阵退缩的场面。

在这样背景下,张文宏医生的话就显得莫名其妙了。

完全没有必要说这样一段话,所以笔者说张文宏很会“适机”发言,这次一次机会的把握。

最先说出这样话,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面对困难,党员先上符合民众心理期待,如果有管理人员发出这样强制的声音,毫无疑问迎合了民众心理。

其次,发出这样声音仿佛为民发声的行为,把自己和民众、和民意做了捆绑,这也是张文宏以后一切活动的根本——群众基础。

所以以后张文宏能随时被大量关注,最后被热捧成“钟南山的接班人”。

02

张文宏离“钟南山接班人”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中国的民众,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哪里有热闹就去哪里看,有的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跟着别人或夸、或骂,表示自己也参与了这一次“盛宴”。

中国的民众,大多数都是抱着围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更多是喜欢从语言上去道听途说,吃快餐一样不细品,并不在意真相是什么。

张文宏医生的火热,更像是一个没有揭开盖头的新娘子唱了一首歌,围观的群众就把这个新娘子的相貌脑补到四千年一见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对张文宏医生个人,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反对把他“神化”,偏激的说,笔者并不认为张文宏达到了让众人膜拜的高度。

一个人,尤其一个从事科技工作的人,他说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并不应该从他说了什么来判断他的贡献,更应该是做了什么。

从可以查找到的资料显示,上海华西医院一共奔赴武汉支援的医护人员有269人,但是他并没有去,就像他说的:共产党员上,给我做出该有的样子来。

笔者莫名想起以前一个段子,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军官,在战场上的台词“战士们,大家跟我冲”“战士们,大家给我冲”,一字之差,但是一个是在喊口号,一个是在带头行动,谁优谁劣,就显而易见了。

张文宏作为上海华西医院的感染科主任,专业知识应该毋庸置疑,但是他在疫情期间做得最多的事情并不是抗疫,而是用在了接受各个媒体的采访,开直播陪网友唠嗑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南山在武汉忙得不可开交,李兰娟带着口罩进入重症病房被捂出红痕的脸,都比不上张文宏在上海乐呵呵地开直播吗?很多人说钟南山院士老了,总该有个接班人,张文宏挺好,要把张文宏拔高到钟南山一个境界?我,呸!

自从疫情开始,张文宏的采访、直播就没断过,有人说他在普及抗议知识,这很对。是,他说的大多数都是对的,但是盯着钟南山接班人的头衔做忙着开直播普及抗议知识?他的直播内容,很多普通医生都可以编写了分享出来,一定要他每天直播普及?何况,他并没有在抗疫第一线,知道的也不一定比别的医生多。

张文宏的直播,笔者看了一次,当时张文宏大吼:你们不需要替美国瞎操心,美国的医疗水平世界领先,现在没意识到新肺炎危险,等认识到了,他们治疗新肺炎是很轻松的事情。

笔者并不是一个遇美必反的人,但是听到这样发言,我是不信的,说医疗水平其实中国医疗水平并不差,这次疫情中西方医疗水平也没见高明到哪里去,当时张文宏这样鼓吹,笔者是嗤之以鼻的。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张文宏说的并不是都对,他的发言更多的都是在说“身体不舒服多喝水,熬夜不好一样”细究没有对错,说对也对,说错也没有好挑剔的言论。

03

有贡献的人太多,什么人能站在前台?

客观的说,张文宏只是这场疫情里的最懂发言的医疗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发言大多通俗易懂,把一些专业术语来说的简单让民众听懂,所以大家喜欢听他说,所以他红了。

医疗专家发言对民众起到安抚作用,但是张文宏说的太多台多了,多到疫情到了这个时候,他能因为早餐该不该喝粥上了热搜。

到现在,每天还能看到张文宏的各种采访发言,而很多在做事的人真的有空每天做这些事情吗?

他说不喜欢别人叫他网红医生,但是他却做了网红医生的事。他说不为钱,但是这样的民意基础,也许确实不为钱途,但是肯定为了仕途。

说什么不重要,重要每天在做什么。研究疫苗?没有他;冲锋一线积累治疗经验?没有他,他很忙,每天都忙着开直播,就像一些人喜欢写论文一样。

笔者想说:镁光灯下的都是演员,有功之臣都不肖于这样的舞台表演。

什么样的人才是抗疫先锋呢?

李兰娟、乔杰等女院士,身先士卒赴一线,巾帼不让须眉。73岁的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工作忘我,甚至有的时候一天只睡3小时。

张伯礼、仝小林等院士,发挥中药在抗疫中的作用。72岁张伯礼深入武汉一线,探索中药在新肺炎救治中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的陈薇院士

陈薇院士: 我们研制疫苗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正式进驻武汉,在中美疫苗研发的时间竞赛中,贡献力量,强硬发声:我们研究疫苗的速度不会亚于美国。

84岁钟南山也在武汉一线进行指导,并抱怨大家嫌弃他年级大了,不让他进重症诊室,并且钟南山院士团队研发了15分钟快速检测的试剂。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抗疫先锋。

笔者对张文宏没有意见,只是反对把他捧上神坛。一场疫情下来,默默奉献的英雄太多,论功行赏的时候不要让真英雄流泪;而活跃在舞台中央喊口号的人,却伴随着镁光灯的“啪啪声”接受着民众的膜拜,这简直不要太讽刺。

医生的本职是治病救人,从来都不应该热衷于直播,抗疫当前,多去做做实事,才能给自己争取功勋,明天早上喝粥还是不喝粥,都不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