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在线上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席主席杨瑞龙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并发表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六保”,讲话中,刘元春对这一意见的提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刘元春着重讨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他表示,我国GDP每增长1%,将带来200万人就业,每减少1%,却所将带来400万人的失业。而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这是中国自1992年公布季度GDP以来,29年间首次出现的负增长。同时,疫情导致的大量企业停工停产造成了大量员工停薪留职、830万大学生的待就业,都要求着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不容放缓,应及时避免社会危机的潜在威胁。

“保民生与保就业具有一致性,与保增长具有一致性。”刘元春说道。民生两个重要概念就是“就业与收入”,没有收入将带来全体性的消费能力下滑,一季度全国停工停产下,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已经-3.9%,而那些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更为困难。由于行业差异,各业人士受疫情冲击有所不同,因此,要以民生和就业为先导,顺应现实,加大财政支付的力度,减缓其带来的压力。“可以说,保基本民生所产生的压力在未来几个季度实际上也是非常严峻。”

他还对接下来二季度我国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他认为,二季度中国面临的挑战比一季度面临的问题更为巨大。首先,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并没有完全显现。其次,全球疫情的蔓延对中国的影响才刚刚浮出水面。综合来看,前期讨论的一系列下滑因素会持续演化,面对二季度来临带来的巨大压力,如果可以出台相对比较稳健的对冲的政策,将把这一难题化为缓解后续三、四季度问题的关键。

他还表示,目前,外部环境还没有全部发酵、贸易没有全面下滑,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能绝对否认二次停工停产的不会出现。在需求大幅减少的形态下,很可能导致复工也没有订单做,到那时,其带来的社会冲击和经济冲击的成本可能远高于第一轮的停工停产。如果经济长期停摆,将越来越难以重启,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在二季度这样一个内需提振、提前冲击很好地窗口期,必须加强需求提振,尽快重启管控停摆的经济。“这个窗口期一定不能错过,如果没有一个大的刺激计划,很可能面临的二次停工停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