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的伊始,“英雄”成为一个高光的字眼。

从冬到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多少人义无反顾逆风而行,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用点点萤火汇人间星河。

英雄辈出的当下,我们尽情讴歌身边这些可爱的人,也不禁重新打量起英雄的模样——那些出现在教科书上的、矗立在城市广场的、存档在展览馆里的伟岸形象,难道不是像今天的人们一样,同为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的凡人?

很多人第一次强烈感受到,英雄主义精神并非是一种历史陈迹,亦不只属于少数英豪,它始终奔腾于我们民族的血脉,更是属于每个个体的心灵回响和奋勇担当。

清明节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特别推出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黄继光、郭永怀、赵一曼、钱壮飞、彭雪枫、李白、张太雷……这一串闪亮的名字,是中国自近代以来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

当我们重温这些英雄的故事,不仅是又一次轻拂岁月的尘埃,铭刻峥嵘的记忆,更是将延绵于历史长河的英雄精神投射进现时的场域,在时间的流动性中建立起相互呼应、一脉相承的精神联结,让我们站在更加广阔的时空维度,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

还历史碎片以血肉之躯

从现代人的心理回溯英雄之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经这场全民战“疫”,当我们重新品读这句话的内涵,一并被唤醒和珍视的,还有我们源远流长的英雄篇章。

英雄的故事,永远值得大写特写,亦能常讲常新。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荣光》特别聚焦20位英雄面孔,其中包括用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以身许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为抵御外辱四处奔波宁死不屈的女战士赵一曼、出生入死血沃中原的虎胆英雄彭雪枫、《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李白、倒在革命路上的“北洋之光”张太雷等可歌可泣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远去,他们留给后人的,不过是残破的照片、泛黄的家书、口口相传的诉说、只言片语的档案……正是因为历经着同样的“英雄时刻”,今天的人们得以在跨越时空的比照和共鸣中,感同身受于无怨无悔的出发与选择。

在叙事模式上,《国家荣光》从立足当下的追思视角出发,沿着一条条温热的细节线索,着力探寻英雄们成长的轨迹和行为的动因。在讲述关键事迹的同时,打捞有血有肉的生命记忆,彰显伟大寓于平凡的人性之光。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片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动容的物件:黄继光在离开家乡奔赴战场之前送给母亲的手帕,郭永怀念念不忘要给女儿买一双布鞋的家书,骨肉分离之际赵一曼怀抱着一岁零三个月的宁儿拍摄的照片,彭雪枫写下“家如夜月圆时少,人似流云散处多”的小本儿……都让观众看到了英雄人物铠甲之下的柔软——他们为人子女、父母,妻子或是丈夫,却在生死抉择的时刻,隐忍情感,挺身而出。

誓言跨越时空,精神世代传承。这些物件承载的记忆和我们当下的故事浑然一体,高度重叠。战疫中请战书、与妻书、签名队服、方舱日记的主人们,又何尝不是怀揣着同一种使命和情怀,毅然扛起了身上的那份责任?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在代表作《记忆之场》中曾经指出,对每个群体来说,从记忆向历史的过渡,使得它们必须通过复兴自己的历史来重新确定自己的身份。不是像蝴蝶那样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而是因为核心动力产生了爆裂,粒子辐射到了很远的地方。

营造致敬英烈、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让世界人民读懂中国人民的平凡壮举,是值得文艺工作者奋力书写的一笔。《国家荣光》在特殊时刻还历史碎片以血肉之躯,与其说它是深情的缅怀,不如说是对今人的激励。因为最好的纪念,就是坚守和传承。

让革命先烈燃我辈斗志

用年轻人的共鸣重温青春之歌

是怎样一份事业,让一个人生死以赴?

是怎样一种信念,让一个人舍己报国?

为了鲜活立体地塑造人物,《国家荣光》节目组走访了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前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挖掘最新披露的档案资料;采访逾百位专家学者和亲历者,以史实为基,在每期不到30分钟的时长里,凝练讲述超越人们熟知范围的英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节目自开播以来,吸引了一大批的年轻观众,他们或是从中认识了一些过去鲜有了解的人物,或是深刻走近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有网友说:“他们在如花如歌的年龄,为祖国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国家的荣光,也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榜样。铭记英雄,缅怀同胞。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努力奋斗,不负韶华!”

荣光不朽。《国家荣光》里逐一展现的这些闪亮的面孔,正是一个个时代的青年群像。

年仅21岁的黄继光在唯一的家书中写道:“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危急时刻,他用胸膛抵住喷火的枪口,用生命直面冰冷的死亡。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我们试图想象,年仅31岁的赵一曼当年是怀着怎样的思念和愧疚,辞别了刚满周岁的儿子,在慷慨就义前写下激昂的遗书。

1927年,29岁的张太雷在广州起义战斗中中弹身亡。作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他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至死,他都希望自己的鲜血,能成为革命胜利的源泉。

直到2001年,始终让人们牵挂的钱壮飞下落之谜才终于有了答案。这位潜伏在隐蔽战线作出丰功伟绩的传奇英雄,在39岁那年被歹徒推下山崖,长眠于悠悠乌江之畔。一个有关才华、忠诚和抉择的故事却生生不息,滋养着后人的灵魂。

每当中华民族经历风雨,总有一群勇敢而有担当的人,毫不犹豫地选择滚烫的人生。令人感动的是,在老一辈一度怀疑的目光中,新一代年轻人也用自己的行动,在这次疫情中交出了值得惊叹的答卷。当90后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战斗空隙写下“国难当头命何惜,满腔热血抛头去。否极泰来终有日,山河无恙话荆棘”,我们知道,他们不仅重新定义了自己,也彻底洗礼了自己。

“青春之歌”铿锵作响。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的手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青年更要争当先锋。崇尚英雄的时代,不能只做当英雄经过的时候站在路边鼓掌的人,更需要唤起每个人在平凡坚守之中的英雄之气。

如果我是鲜花,将极香尽艳傲立枝头;如果我是绿叶,将鞠躬尽瘁簇于花旁!

更 . 多 . 精 . 彩

主编/凌云

编辑/华文 版面设计/健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