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滔涛 来源:滔涛不绝

大学毕业十三年了,一直对母校保有关注。

母校绝对是每一个人记忆中萦绕、深刻的过往。

看着母校一天天的变化,学弟学妹们一级级的成长,很难不把人的思绪拉回到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美好时光。

我是河南警察学院2004级治安系的毕业生,那时学校的名称还是:“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连同“文劳路6号”,是我们那个时代警校生共同、深刻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犹记得刚入校时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经过三年在校期间的各种历练,蜕变为一脸坚硬、刚强。正是这一份坚硬与刚强,使我们那一届警校生或者说那连续几届警校生,走出了我们那个年代特有的步伐,将母校传递给我们的警察梦,在全国的许多省份、许多职业中,逐一的点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个特殊的时期,即2007年至2010年,或许时间跨度更大,系河南省警务机制改革探索时期。先看数据,2007年12月全省高速交警招录1000名,大专以上学历,专业不限;2010年全省招录民警3000人,对警校专业有些许倾斜。

四年时间,分两次,只招录4000人。

我们2007年6月毕业,便陷入了巨大的惶恐,不知道明确的招警时间、招警人数以及报名条件,2007年以前的招警考试也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于是我们那一届2000多名警校毕业生,在那个异常困难的时期,便各自寻求突破方向,来安放自己的从警梦。

以我们中队为例,先是有人成功考取了司法警察、江西地方警察;江西警察的顺利考取,开启了大家向省外探索的大门。

2007年的河南省招警考试,于12月份千呼万唤中来了,招警人数1000人,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不限制专业,我们和其他普通院校考生相比,无任何政策上的倾斜。而我们07年警校毕业生就2000多人,加上07年以前毕业毕业未就业人数和社会院校报考人数,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结果可以预见,少数人顺利上岸,很多人折戟而归,等待下一次招警考试,而这一等,又是三年,即到了2010年,招警3000人。这三年,肯定是难熬的三年,眼见着同学们一个个的走向了省外或其它职业。这期间的跨省考试规模更加浩大,在全国分布的省份也更多,云南、甘肃、湖北、湖南,四川、江西、新疆等十多个省份。

可以说,哪里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职位,无论地理距离远近,哪里就有我们河南警校生的身影。

2010年河南招警考试尘埃落地后,我们04级警校毕业生的去向及工作也基本定型。

事后统计,我们中队49人,43人进入行政系统,分布6个省份,包含十数个职业。

太难,也太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个人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2007年毕业后,同年12月即被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录用;不幸的是2007年未参加河南招警考试,2009年本欲重新考回河南,但同年河南省未招考,无奈考调入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去年8月,为了更好的照顾家庭,解决常年两地分居的问题,从公安系统辞职做一名社会律师。

我的情况,仅仅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豫公安高专学子的一个缩影。

有多少像我一样的“游子”,把最初的“曲线救国”,走着走着,就走成了直线;

把最初的“以中原治安为己任”,念着念着,就念成了豫警所在处,处处皆中原的自我宽慰。

时至今日,我们那个时期的警校生都已过了而立之年,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职业,都业已成为了中坚力量。

今天,我想对母校说,我们心中依然有梦,我们眼中依然有光,我们手中已然有剑,我们不再是那个稚嫩少年,仗剑走天涯,我们不再彷徨!

有一天,我会独自一人,重又回到现在的河南警察学院,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用脚去丈量每一个地方,用心去追忆每一个过往-那尘土飞扬的操场、欢声笑语的食堂;那曾经的少年,和他深爱过的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