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末的一天,小编和影友来到陕南安康县镇坪镇山区,在淌过一条小溪流时遇到一位背着竹篓的老人,虽然佝偻着身子,住着两个小木棍,但在过独木桥时显然比我们还要灵活习惯,我们一路与老人相伴,来到老人居住的地方。【拍摄于2018年8月】

老人叫王光银,今年82岁,和老伴生活在一条没有其他人家的山沟里,纯正的的土坯房子是他年轻时和老伴建起的,在这深山里他们养育了2个女儿,1个儿子。2个女儿早已出嫁,儿子也离开山沟,在山下有自己的小家,他们老两口却一直守着大山,不愿意搬迁,守着这大山和自己亲手建起的土坯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年轻时是位手艺人,老家在重庆奉节,那时他会做木匠活,就背着工具箱四处揽活,最后流落到陕南镇坪山区农村,当时在为一户农家人打制家具时,在好心人的撮合下与这里的姑娘结了婚,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大山沟里开启了自己的养儿育女生活。

山里湿度很大,特别是早上10点多11点时,玉米地里仍然是露珠很多,老人下地干农活,常常是弄得一身泥水,看起来衣衫褴楼。老人说,家里有8亩山地,都是小片地,拖拉机根本到不了,干活全靠人拉肩扛,这背篓跟随自己50多年了,虽然破旧但比新背篓要轻上五六斤,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少一斤分量就感觉会轻松些。

王大爷说,现在生活比起以前好多了,儿女虽然住在山外,但时常看望他们,按说这个年龄都不需要干活了,国家给发有困难补助,不过自己干了一辈子不能躺在国家补助上,也不能躺在那靠儿女,自己能动时就要多干活,这是农民的本分,当贫困户并不是什么光彩事,那是很丢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秦岭大山里,小编和影友不仅领略了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而且在这里体会到纯真纯朴的民风,王大爷身上才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的表达,让我们更加懂得精准扶贫,不仅是数字,更重要是骨子,骨子里要有抗争贫困的气概。【看百姓故事,关注黄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