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间,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快速披露公告,否认市场上传闻的合并事件,同时两家公司均称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信息。

4月14日下午,市场上流传消息称,国内正考虑将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进行整合,打造券商界的“航空母舰”,消息一出带动二级市场闻风而起,中信建投证券快速触及涨停板,而中信证券盘中一度上涨超过6%。

中国新闻周刊咨询的中信证券内部人士称,公司并没有传出任何合并的消息,相关事项公司已经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不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被传整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两大龙头券商同样被传将要进行整合,随后国泰君安相关人士也紧急回应称,未听说合并事项。

真是烟幕弹?

虽然几大头部券商合并传闻被快速否认,但是二级市场上,券商板块已被瞬间搅动,截至14日收盘,中信建投报收32.85元/股,涨8.88%;中信证券报收23.21元/股,涨4.22%。

从4月14日下午两点左右,号称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供应商的彭博社发布消息,称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可能要合并,现在已经开始尽职调查。

当日晚间,涉及券商紧急澄清传闻虚假,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合并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但仍没有挡住券商板块异动拉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信证券澄清公告)

4月14日至16日,中信证券股价连续拉高,股价从22.39元/股一度冲高到24元/股,中信建投从14开盘的30.40元/股触及36.45元/股高点,带动整个券商板块被炒热拉升。

金融界财经评论专栏作家杜坤维呼吁,从两家涉及公司公告内容来看,公司层面没有商谈合并事宜,也没有得到股东层面商谈合并事宜,但市场传出合并新闻,可能涉嫌谣言传播,证监会理应给予调查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相应处罚。新证券法不能漠视合并传言传闻四处散播,如不进行调查,市场公开公正公平三公原则将荡然无存。

根据国家对于操纵市场的行为的规定,通过公开传播虚假、不确定的重大信息影响投资者交易行为而从中谋取利益,构成操纵市场罪,而进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北京法律界人士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消息如果属实,那么提前透露可能影响资本市场走向的消息涉嫌泄密,需要对泄密者进行追究调查,而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纷纷出来否认,涉事者可能存在用不实信息操纵市场的行为,同样可以追究责任。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传闻是否涉及上述违规?

有分析指出,消息由彭博社发布,可能并非空穴来风,涉及公司的澄清公告并不是股东层面,双方仅表示公司“不知情”、没有收到信息通知,但并没有指出相关报道是虚假消息,所以仍然存在合并的可能。

中信建投的澄清声明称,截至目前,公司未得到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中信证券澄清,截至本公告日,公司未获悉有关上述传闻的相关信息。

中国新闻周刊发现,此类澄清公告与此前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澄清公告高度类似。

2014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之前,针对当时市场传闻同样进行澄清公告,称“不知情”、“未接到相关文件通知”,最终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发布重组成为中国中车。

据36家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初步统计,一季度中信证券以78亿元的营收、32.7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行业营收规模第一位,中信建投一季度营收40.49亿元、净利润为18.91亿元,排名行业第四位。

截至2019年末,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资产总额分别为7917.22亿元、2856.7亿元,净资产分别为1654.5亿元、568.95亿元,如果两家公司合并,总资产和净资产将分别达到1.08万亿元、2223.45亿元。

两家头部券商合并打造券商界超级航母是否真实可行?此次券商频传合并消息,是否同样是提前放风,对市场进行试探?诸多疑问等待解答。

券商航母猜想

不论目前头部券商合并的消息是真是假,来自中航证券的分析认为,最近关于证券业新一轮并购浪潮是否即将到来的讨论确实多了起来。

此前,中信证券已完成对广州证券的收购、天风证券也收购了恒泰证券部分股权,相关并购案例受到券商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监管层,证监会曾在不久前也表态要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

2019年12月,证监会对两会期间国泰君安提交的关于做强做优做大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的提案做出了详细答复,公开表示要从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丰富券商服务功能、鼓励券商加大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券商完善国际化布局等六个方面展开相关工作,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

中航证券研究认为,在我国的金融机构中,目前银行业总体以及头部银行的体量都超过美国,但中国证券业与发达市场尤其是美国的证券业比较依然差距巨大,龙头券商之间不管是在体量还是盈利能力比拼中都落于下风。

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市场共有133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7.26万亿元,净资产为2.02万亿元,净资本为1.62万亿元,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30万亿元,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12.29万亿元。

(2019年我国券商业情况)

中航证券研究称,截至2019年末,美国所有证券公司总资产合计24.4万亿元,是我国的3倍多,美国投行龙头高盛集团总资产规模6.93万亿元,接近我国整个证券业。

盈利方面,高盛、摩根士丹利近年来的净资产收益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而我国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201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在6%至8%之间。盈利规模上,2019年中信证券的净利润只有摩根士丹利的五分之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将是大方向。继2018年大幅度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后,近期开放步伐又按下了加速键。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明显加剧,但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却从未停止。今年3月13日,证监会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再次指出,要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共有5家外资控股券商及10家合资券商,当前还有18家合资券商正在排队申请设立。

业界指出,随着外部强势券商的进入,中国证券业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国内券商必须做好进入高水平竞争的准备。那么,中国券商的壮大之路会如何走?

东北证券副总裁董晨等建议称,我国证券公司要做大做强,打造国际一流投行需要多渠道补充资本金,提升证券公司资本实力,鼓励行业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证券公司需要顺应市场和行业变革,加快业务转型,提升专业能力。此外,要推动行业差异化发展,打造我国的精品投行,在推进资本市场渐进式改革的同时,促进证券行业双向开放、对等开放,加快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水平。

如此看来,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合并传闻并非是空穴来风,中国券商业的整合已经在路上。

分析认为,综合类头部券商各项业务短板不大,对中小券商不论是在体量、业务资质还是区域优势上不会有太大苛求,选择强强联合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只是头部券商之间进行市场化并购存在较大难度,头部券商的整合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但在国家打造券商航母的意图明确,在外资加速流入,外部竞争压力迅速增强的背景下,未来出现政策推动头部券商整合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