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输入防控是目前国内防疫最关键的一环。但北京的一例境外输入,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美国一留学生家住北京,其在3月24日回国后,进行了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此后他便在集中隔离点进行了14天的隔离,隔离期满前两天的核酸检测也是阴性。

隔离期满后,他便回了家。没想到的是,两天后他就出现了症状。

4月14日,他被确诊新冠肺炎,北京市疾控中心进行了通报。4月15日,他的外公、妈妈和弟弟也被感染了,核酸检测均为阳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称,4月15日确诊的3名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为14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家庭密切接触者。

至此,一家五口,4确诊、1密切接触。

解除隔离后又被确诊,还传染给了全家,4月17日,一位疾控专家对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分析,该病例“最大的可能性还是超长潜伏期”。因为是超长潜伏期,所以前面做的三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

目前,新冠病毒的发展仍然充满诸多未知。疫情尚未结束,防疫不能松懈。

返京留学生隔离期满回家确诊后外公、妈妈和弟弟也确诊了

我们再来看下这位留学生回国后的具体时间线。

他是中国在美国迈阿密的留学生。在美国期间,他有过痛风,还长期有鼻炎、轻咳的症状。

3月22日,他从美国迈阿密出发,经旧金山、香港转机。24日,乘国航CA112航班抵京。经海关检疫,填报健康申报卡时,他填写了咳嗽、鼻炎等症状,于是被转运至定点医院——小汤山医院排查。

在定点医院里,两次采集标本,他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日,他被转运到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一步进行隔离观察。30日,因同机上有确诊病例,而且他当时座位离得近,就被判定为同航班某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

于是,他又被转运至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隔离观察。这期间,他体温正常,除了脚部有点痛风外,没什么不适。

4月6日,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集中隔离点采集这位留学生的咽拭子标本,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检查结果还是没有问题,阴性。

4月8日,14天隔离期满,他按规定解除隔离。居住地劲松街道派专用转运车辆,把他从集中隔离点送回居住地——高档小区首城国际小区。

解除隔离后,他就和父母、弟弟、外公还有一个保姆共同生活。但他仍然独自居住在一个房间内,单独用餐。

他自称:从没有外出,没下过楼,没到小区里去过。

然而,4月10日,他出现发热、咳痰、咽痛、厌食等症状。

他和家人觉得,从回国到现在都16天了,应该只是普通的感冒,不太可能是新冠肺炎吧。

4月11日和12日两天,他吃了感冒药和抗菌素,但是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

4月13日,症状更是加重了。于是他让父亲开车,把他送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民航总医院,进行新冠病毒核算检测。

果不其然,不愿看到的事还是发生了,结果是阳性。

就在这天,他的母亲也出现了咽痛、憋气、咽干症状。

4月14日,医生根据他的境外旅居留学史、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综合判断,这位回国20天的留学生,被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是普通型。

也是在他被确诊的这天,他弟弟出现了咳嗽、咽痛、发热等症状;他外公没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但有其他基础疾病。

当天,相关工作人员对家中5名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和处置,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包括他父母、外公、弟弟,以及他家的保姆。

结果发现,有三人标本检测结果都是阳性。这三人是他母亲、弟弟、外公。

4月15日,120急救车把他们送到了定点医院。结合3人的接触史、临床表现、肺部影像、血液检查等诊断依据,4月15日他们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其中,2人临床分型为普通型,1人为轻型。

截至目前,经过扩大搜索,初步判定有62名密切接触者,也在采取相关医学隔离观察措施。

疾控专家:曾有患者潜伏期25天

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了上述案例后,瞬间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提出疑问,14天隔离后发病已经不是第一例了,病毒潜伏期更长?还是检测不准确?检测手段是否过于单一?

还有人猜测,留学生是在隔离、核酸检测期间发生的感染。“解除隔离的时候不小心解除了被污染的防护服之类的。”“在酒店的时候被其他隔离者传染的吧。”“会不会是在隔离点被交叉感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留学生,24日被转运至定点医院排查,28日被转运到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30日他又被转运至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中间,他也许有被传染的风险,而他本身也是传染源。

有网友表示,如果少换隔离点,少转运,会不会减少途中感染的风险?

但对于回国后被感染这种说法,上述疾控专家对时代周报新媒体记者称,“这种可能性不大”。

其表示,该病例(被确诊)有两个可能性,一是这个人在国外感染后,一直潜伏着,作为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没有检出。另一个可能性是此人在国内被感染了,但这种可能性不大。

“最大的可能还是超长潜伏期”,该疾控专家表示,无症状感染和超长潜伏期,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具有传染性”。潜伏期长的人,但最后还是会发病,无症状感染者其实就是病毒携带者,有的会发病,有的一直不发病。

为何在隔离期内三次核酸检测全是阴性?该疾控专家解释,和有临床症状的病例相比,核酸检测的检出率会低,“具体低多少没有具体数据,但根据临床,肯定会低。”

对于这种“超长潜伏期”的患者,有网友表示,入境者隔离时间太短,应该隔离30天,并且集中独立隔离,杜绝居家隔离。

像这个案例,如果第三周出现症状时就能在隔离点发现,而不是在北京三环边的国际化小区内,就少了很多风险。

那有没有必要将隔离时间再延长?

上述疾控专家表示,隔离14天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综合了大量的临床病例的潜伏期数据确定的隔离天数。如果因为个案而调整14天隔离期,可能造成更大的社会资源的消耗。从防病的角度来讲,当然隔离的时间越长传播的风险越小。

但该疾控专家并不建议延长隔离期,“集中隔离观察解除以后,还是需要继续居家观察一段时间,“居家观察的要求是和家人隔离,独立房间,不与家人接触”,他强调。

而发现超长潜伏期患者,“主要靠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境外回来的人都要进行严格的集中医学观察。不能松懈,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述一线疾控专家表示,一开始就有潜伏期长的病例,但是比例很低,“我们也遇到过个别的超长潜伏期的人,那个病例差不多有25天左右”。

防疫不能松懈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留学生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据教育部门统计,海外留学人员总人数达160万,目前还在国外的大约有142万人。其中,处于疫情“震中”的美国留学生最多,有41万人。

境外输入防控也是目前国内防疫最关键的一环。但部分城市出现反弹,截至4月16日,黑龙江新增输入型病例16例,无症状病例11例。4月16日,在黑龙江疫情已经非常严峻的时候,依旧有人拍到一些人在江边聚集看捕鱼。

眼下,更是出现了北京泛CBD区域一家五口中招的情况。

这个事件引发的思考很多,境外输入+解除隔离+家庭聚居=全家中招,或许并不是个案,也不是偶然。

也在高度警示我们:病毒滑头,疫情复杂,情势维艰。

防疫,不能有丝毫松懈。

编辑 / 沈方、沈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